□谢建骅
“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入秋了,一场场秋风秋雨吹散了盛夏的暑热,送来了怡人的凉爽。这时,田里的稻花开了,清香送远,行走在乡下的田埂上,野外到处弥漫着稻花的清香,嗅一嗅,都醉了。
在水乡长大的我,对稻花自然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每年的秋天,我都会应时而回,享受稻花香这一乡间特有的馈赠。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中学毕业后,直接回乡当了农民,被分配到村杂交稻育种组劳动。初入社会的我,对农务全然无知。进入育种组劳动后,起先,我不知道稻子竟然也会开花,总认为稻花是长的白胡须。直到有一天,育种组长在稻田看稻穗开花,他抓住一把稻株像赏宝似的细细端详着:“稻花开得多旺啊!”那古铜色的脸洋溢着希望和快乐,他兴奋地告诉我:“稻花开得好,秋后就丰收了!”我这才明白白胡须就是稻花,嗅一嗅,真香!现在想来那情景不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吗?
结缘水稻,爱上了稻花,从此我对稻花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探究。水稻抽穗,扬花,嫩黄的稻穗上开着细碎的小白花。稻花和稻谷大小相仿,没有花萼和花冠,但那明亮的嫩绿色,微微带点淡白色,如少女般娇嫩和娇羞,迎着阳光看还有透明度,像一颗颗温润的绿玉。轻风乍起,风吹稻摇,那稻花的香气就飘过来荡过去,不发一丝儿声响。风在阳光陪伴下,拍着翅膀,划破无边的碧绿。一株稻穗约开300朵左右稻花,一穗稻花不足为奇,但成片成片的稻花开在一起,清香送远,蔚为壮观,那情景着实迷人。
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每天开花的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开始,中午最盛。一朵花开放时,从稃片张开到闭合,大约需2小时。而杂交稻育种,它分雄株和雌株,雌株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雄株的花粉才能受精结实。两者在田里间隔着栽,开花的时候,需人工“拉花”授粉。所谓的“拉花”,就是用一根长长的绳索,在田的两端对着雌株和雄株来回地拉,促使稻株扬花授粉。这时,正是晌午时分,也是太阳光最毒的时候,田间上烤下蒸,热浪袭人,但拉花一刻也不能停,这时正是稻株授粉的最佳时间。这样的活儿,要持续十多天,只有阴雨天,才能歇下来。
夏去秋来,风雨洗涤着田地。稻谷渐渐花落,开始书写灌浆、结实的故事,演绎另一段花叶谷渐变多彩的欢唱。经过全组人员四个多月的陪伴,辛勤劳作,秋天,稻子有了收获。稻子由绿油油到金灿灿,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从种子变成黄灿灿的长长稻穗,向我们点头微笑呢!风儿一吹,“喜看稻菽千重浪”。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我们伴着稻谷家族走过了一年艰辛的旅程,汗水变成了沉甸甸的果实,辛勤劳动有了收获,心里美滋滋的。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稻谷的种植,更喜欢稻花香。在劳动中了解稻子生长的习性,种粮的艰辛,体味了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后来虽离开了家乡,因与稻花的缘分,每年秋天我都如约回乡看稻子开花,嗅一嗅那醉人的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