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冲锋号响起后就是全力冲刺

  □ 杨伟松

  距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战役任务,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战鼓已经擂响,冲锋号已经吹起,在这样的决战决胜关头,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力度全力冲刺,是一场实战的综合考验。要保持冲刺状态,为夺取最后胜利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敢于全力冲刺,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善于攻城拔寨,啃下“硬骨头”、解开“死结”。

  进入年终冲刺关头,前不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分别就“冲锋中”应有的“姿态”提出了要求。如:“要有执行力,闻令而动、雷厉风行,把‘事不过夜、立说立行’‘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坚强的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见效”;再如:“‘清点清障’方面,要强化‘从坐着做、站着干到跑着拼’的工作导向,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等等。这样的要求与标准,剑指仍然处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踱方步”的单位和人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而今,距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战役任务,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战鼓已经擂响,冲锋号已经吹起,在这样的决战决胜关头,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力度全力冲刺,是一场实战的综合考验。

  要保持冲刺状态。大至一场战役,小到一次战斗,从谋划到推进,从相持到进攻,再到最后的总攻,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状态来应对。谋划布局阶段,需要的是凝神静气、高瞻远瞩,战略相持阶段,需要的是必胜的信念、坚韧的意志,而最后的决战决胜阶段,需要的是一鼓作气、一往无前。作为这场战役的参与者、亲历者,在这样的最后关头,务必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点燃激情,振奋精神,为夺取最后胜利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要敢于全力冲刺。打仗,打的就是精气神。冲刺,比的是速度是毅力是气概。历史上,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各级指挥员的靠前指挥、身先士卒等等,在关键时刻,他们喊出的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为了最终的胜利,即便是需要暂时牺牲局部的利益,也要在所不辞。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各自工作领域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亲自梳理存在的短板问题,亲自研究部署推进方案,亲自指挥把握任务的进展情况,一切的资源、力量要向打赢聚集,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要善于攻城拔寨。诚然,在冲刺的路上,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状况,而且遇到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有的还是个“死结”,这样的时刻,就更要考验智慧和担当。今年上半年,市有关部门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合情不合规”或“合规不合情”而无法有效实施救助的特殊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社会救助特殊情况处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因特殊原因,对照现行社会救助的相关制度规定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但救助申请人确实存在生活困难、需要开展社会救助的情形,由市(县)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按照“一事一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处理意见,同时明确了社会救助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方法,是在严格遵循基本原则基础上破解“没有可比性”难题的成功实践,其中的担当与智慧,对于化解“急难愁盼”难题具有借鉴意义。

  其实,现在的态势就好比运动会中的长跑比赛,最后一圈的“发令枪声”已响,作为运动员,就要咬紧牙关,放手一搏,以读秒冲线的全力冲刺,争取最好的成绩;作为裁判员,就要全神贯注地维护好赛场秩序,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作为工作人员,就要各负其责,做好各种保障工作;即便是身临其境的观众,也可以站在场边,为他们精彩的表现鼓与呼!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