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周刊

继新课标、新高考实施后,这届高一学生启用新教材

高中课堂的“脸”正在改变

  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是第一批实施“新课标”“新高考”并且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高中的课怎么才能上好,将呈现哪些变化?10月28日,在市北高中上的一堂课给出了绝佳示范,吸引了全市100多位教师观摩。

  一堂课浓缩了精华,跨越了时空和学科

  在10月28日上午8点的市北高中学生指导中心,上课的学生只有25名,但听课的老师超过了100名,挤了满满一屋子。市北高中的地理老师成韬和市一女中的生物老师曹露联合上了一堂名为《地球的历史》的课。这堂课特别在哪里,让100多位老师听得如此聚精会神?

  丰富的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到现场后最直观的感受。始祖鸟模型、矿石标本、古生物标本、蕨类植物盆栽……数十种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教具,外加画在黑板上的地图等,让学生眼前一亮。老师通过PPT、视频等智能方式,将原本抽象的地球历史展现在大家眼前,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

  此外,教学内容时间跨度非常大是这堂课的特点之一。一堂课要讲述地球46亿年的更迭与变迁,涵盖的知识和内容很多,教学参考书设计需要两课时,教师需要在50多分钟内讲完、讲透。最精彩的要数来自两所不同学校的生物和地理两门学科的老师同上一堂课。地理老师成韬讲述地球演化过程中因地质构造变化导致海陆变迁从而引发气候变化,生物老师曹露讲解地质构造运动导致生物变化,对气候的影响。两位老师配合默契,课堂里自如地融合了地理和生物学科知识。

  入职仅两个月的成韬介绍,这是她的第一堂公开课,得益于无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大力支持,最终课堂较好地展现了她希望的模样。“就是课上用的这么多教具,离不开不少兄弟学校的支持。”她补充道。成韬挤出时间备课,“我是新老师,熟悉教材和内容速度慢,还要和另一个老师配合,心里挺着急的。”成韬说,备课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把丰富的内容呈现出来,“一开始我们磨得很细,讲课时你一句我一句像说相声一样,”成韬坦言,磨课时因为一时达不到她心中的要求她一度崩溃,开课前的七天里她和曹露每天晚上聚在一起磨课,最晚磨到深夜12点。曹露直言,这样的公开活动犹如“小龙虾脱壳”,每经历一次就成长得更快。

  跨学科融合不容易,却是今后课堂的变革方向

  市北高中校长刘丽萍介绍,当天是6个名师工作室、两个劳模工作室一起开展的教研活动。在她看来,这次的融合课堂和以往相比又有了进步。“以前在我们学校也开过生物、地理学科融合的课堂,但更多的在外表形式,但这堂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理念都有了较好的融合。”

  江苏省名师、市一女中生物教科室主任王荐说,新时代需要具备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无论是新高考、新课标还是启用的新教材,育人目标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各学科融合育人。新教材启用后各所高中都在探索契合新课标、适合学生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其中融合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王荐举例解释,当天的这堂课在同一个问题上,不同学科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地质变化这个知识点,地理学科从时空的角度分析,生物学科则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来关注,不同的学科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观察、动手做实验……学会主动探索、创新。“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学科在学科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不同学科跨越和融合是今后课堂变化的趋势,我们无锡探索走在了国内前列。”王荐说,他在上生物课上讲人体时,会从体育运动讲起。再比如学校的化学老师上课也常常会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讲原电池这个知识点时会从番茄、柠檬发电讲起,讲述肥皂时会从人体内的化合物、植物皂荚讲起,还会讲到废弃油的处理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变化促使教学新尝试,需要老师不断提升本学科专业水平,课堂中善于融合各学科相关知识,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当天,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教授李国祥给老师介绍古生物学中科研最新定论时提到,这堂课是两位老师精心打磨一起上的,但平时即便地理老师一人上,在准备阶段也需要和生物、化学学科的老师充分交流,这种备课方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同样适用。王荐补充,今后“名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要进一步抱团发展,最大化发挥名师效应,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加油站,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陈春贤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