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打造学用相长的“家门口服务”模式

依托高端人才智 赋能本土产业兴

  □本报记者 裘培兴

  近日,惠山区邀请青年企业家座谈发展,对于借力“点石成金”的感受,无锡市金卫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冠玉有切身体会。惠山区引进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及其团队后,他是第一个找到丁汉院士团队签订合作协议的。“一家校办厂,委托院士团队开发改进现有的拉链生产设备,这是金卫星公司的首次高质量提升。”唐冠玉的经历,惠山和周边地区许多企业家都有过。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以独特的“科研+服务”发展模式,行稳致远,建成了惠山和太湖湾科创带企业“家门口的研究院”。

  “双重身份”无缝链接产学研

  严思杰递过2张名片,分别印着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教授和无锡中车时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科研工作者与创业者这两个身份集于一身,对此,他从2012年跟着丁汉团队来到无锡惠山组建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后就习惯了。如今,这个新型研发载体已经形成了有近500名专兼职研发人员、5亿元资产和5万平方米科研和产业场地的产研协同发展新阵容。“立足惠山,走出惠山,研究院如今的客户企业日益增多,特别是沿太湖地区,对高精尖的环保类加工机械需求增长,也符合研究院发展方向。”

  “在这里,多的是产学研一体的高端技术人员,研发供给与企业需求是技术创新链的两端,形成了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双重身份”的人才从新技术立项到技术产品落地全程“在线”,使研究院“家门口服务”模式生机勃勃,硕士博士及以上人员占67%的20支研发团队,在省内、市内进行科研合作近300项,孵化科技企业、招引产业项目20多个,带动地方企业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研究院自身也获得服务合同金额达1.8亿元。辛勤的付出成果丰硕,科研人员在研发成功后,许多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也给研究所下属企业集萃华科公司带来了收益,而相关科研人员则获得技术股份。

  “学用相长”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读博士张海洋是无锡中车公司结构、电气、机器人和系统四个研发团队中的“四大金刚”之一,从去年8月到今年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带着一批员工长驻青岛,为高铁白车身智能打磨生产线进行编程调试。“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没有影响我们的技术推进,也没有影响我的博士课程学习。”他说,技术和需求“环环相扣”,工作和学习“学用相长”,科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研究院和企业间畅通无阻,这能够让他们沿着技术创新的路径一直走下去,“对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下转第3版>>>

  依托高端人才“智” 赋能本土产业“兴”

  上接第1版>>>

  “产学研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做多少量,一年能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34岁的陈凡说,他一年前从华中科大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就来到无锡研究院,带队进行机器人打磨环节控制的研究工作。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他和他的团队仍然申报了4个专利,研发的技术已经过4轮迭代,新技术的指标性能可与国际先进产品媲美。“这种可替代进口的新技术正在国家相关机构进行测试,而且还在不断地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配套研发。”陈凡说,他们的研发课题,有的是研究院建议的方向,有的则是自己根据市场导向立项的,经过院里的一系列审批流程后实施,研发资金则以自筹为主,“研究院根据项目能否解决行业技术问题并形成市场销售等,来对项目进行考核,考核周期一般是3年。”

  “首台(套)”研发迅速转入市场

  让创新成果成就创业,最终通过市场检验,是新型研发机构走稳走强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做的是首台(套)。”严思杰骄傲地说。丁汉带队来锡时,第一个成立的就是叶片智能制造研究所,主要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铣削、磨削工艺与装备进行攻关,从最初的教授、研究生为主的研发队伍,到现在拥有高效高精两机零件制造和大型结构件机器人磨抛核心技术的两个公司实体,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向市场转移转化的不断跨越。今年,无锡中车的国内首个涂装新技术车间在株洲建成,其产品将在高铁、地铁等项目推广,相关企业获悉后,主动提出要合作入股。

  “研制出首台(套)对科研院所来说是钻研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进入市场、引领行业和推动进步。”研究院负责人说。近两年,研究院新成立的研发团队就有10个,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将技术能力转化成客户认可的服务和产品,在和客户的合作中实现技术产品的更新迭代,形成领先优势。

  继去年获得无锡市腾飞奖后,今年6月,无锡市给予丁汉创业团队1亿元的项目支持,激励“大院强所”更好发展,丁汉团队研究后决定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的专项支出。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传导给了在这里实习和就业的年轻人,“许多人一来就开始在惠山买房成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