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杨
11月1日,无锡迎来首个“企业家日”。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显得意味深长。
正如市委书记黄钦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言,设立企业家日,既顺应了广大企业家的呼声,也体现了党委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既为企业家扩大交流创造了良好机会,也为政企真诚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设立“无锡企业家日”,一方面是向锡商群体致敬,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更深一层,意在用满满的“仪式感”激发锡商干事创业的闯劲、干劲和拼劲,让企业家精神的充分释放,期许再创一个企业家“群星闪耀”的黄金时代。
锡商兴,无锡兴
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当地企业家的崛起。
纵观锡商的发展,发轫崛起于20世纪初叶,初露锋芒于抗战前夕,跌宕起伏于战争时期,聚合升腾于公私合营,异军突起于乡镇企业,续写辉煌于民营经济。
锡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也在立大志、创大业、干大事中,形成了以“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为主要特质的锡商精神。
踏上新征程的无锡,依然要靠企业家创新创造活力喷涌。向内看,刚刚按下启动键的“头号工程”——太湖湾科创带,把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向外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无锡要当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更要仰赖企业家创新创造活力喷涌,仰赖企业家精神的充分释放。
在“十四五”的新坐标上,善于创新创造的锡商被寄予更多期待,肩负更大的重任。
点亮企业家精神
一座企业家辈出的城市,必然是一座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蓬勃旺盛的城市。
锡商,是无锡一张叫得响的名片。但实事求是地说,尽管这几年药明康德、卓胜微、远景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的佼佼者锋芒毕露,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从国际影响力、行业领导力和地方贡献度来看,能够与“黄金时代”的锡商相提并论的凤毛麟角。
而随着民营企业“创一代”纷纷退居幕后,民企创新活力不足与“接班潮”一同而来的“断代”问题交织在一起,愈发凸显出“小富即安”的不合时宜——最可怕的不是困难有多少,而是锡商精神的消弭。
从时间的纵轴看,无锡的城市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锡商塑造的。他们既有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商机的一面,又有大富不忘大仁、注重回报社会的一面,为无锡这座城市增添了“财气”之外的“才气”,他们实业报国、造福桑梓的举措是锡商精神最好的注脚,也是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
从“敢”字当头竞风流,到“实”字坚守创伟业,到“义”字为先美名扬,那份传承至今的信念感,也许正是当前无锡企业最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
城与人,相互成就
一座营商环境佳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企业安心谋发展的城市。
我们看到,企业家的诉求被认真地对待。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推进会,出台《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打响“无难事、悉心办”的服务品牌,190项任务清单上半年已完成128项、完成率67.3%。“招商护商”专员、“链长制”等一系列举措最大化提高决策服务效率。
我们看到,无锡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有了更多企业家的身影,企业家的意见建议被极大地尊重。日前,身为集成电路产业“链长”的黄钦召集了16位企业家和16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了一场座谈会,向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征询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被倾听、被尊重,还有实实在在的惠企、利企创新举措。产业强市实施多年来,无锡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三五”20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目标,每年为企业减负超过200亿元;今年初针对疫情及时出台一系列纾困政策,仅上半年就为企业降低成本约52亿元,目前累计释放税费政策红利达233亿多元。
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续写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佳话,再创一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