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
我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人上了年纪爱回忆年轻时的事,但有些事早已淡忘,有些事却能一直牢记不退。有一位老人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足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他高洁的人品,特别是他为无锡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我忘不了他的主要原因。
五十多年前我读完初中就回老家务农。我还记得,大约在1964年吧,全国选派干部进村入户,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村的大队里派来了社教工作队,一位姓唐的社教工作组副组长就住在我家邻居一间破旧的空屋内,与我基本上天天见面。
他那时约40多岁,为人诚实和气,勤俭朴实,一点没有当干部的派头。他出身苏北大丰贫雇农家庭,他很小就参军当兵,参加过多次战斗,是一位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的农民儿子。
有一次生产队挑河泥,一些队里的社员以为他不会干农活,要掂他的分量。可他和两个社员一起挑完了满满一船河泥,社员们见了个个心服口服。
他曾送给我一张照片,穿一身海军服的正营长形象,令人难忘。但他和农民打成一片,一点没有当干部的傲气。一次生产大队召开全大队革命传统教育大会,场上挤满了社员和中小学生。他讲述了亲身参加部队作战的经历,那些在纷飞战场上作战的场景,让我们听了肃然起敬。特别是他介绍的由农村进入军队的战士有42人,其中有40人在战火中英勇牺牲了,我们听了这个痛心的数字,禁不住淌下泪水。他还讲到了解放无锡那天的战斗,一位战友就牺牲在他的面前。后来战争胜利了,无锡解放了,上级组织征求他的意见要在什么地方工作,他毫不犹豫地说:在无锡。
他对我说过,为什么要选无锡?因为他亲自参加了解放无锡的战斗,战友倒在无锡的土地上,他决定留下来建设无锡。
他在我们大队里住了足足半年多时间,对社员和我一直很关心。后来他调任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任党委委员、人武部长,还常回我们生产队来看望社员,常请社员和我到他家做客。我俩关系特别好,他像父辈一样关心我,队里人都知道。在大学当领导后,在后来的艰难岁月中,他也曾吃过不少苦头,但始终是个正直的人。
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部队干部,不忘为人民操心。他在大学当人武部长期间,每逢农村农忙时,都带领大学生到我们农村参加农忙劳动。他很爱大学生,他说,大学生参加农业劳动有好处,知道吃的粮食是农民兄弟辛苦种出来的。他关心大学生,让他们在田里干比较轻的撒猪灰、插秧等农活,晚上在场上学习轧稻、捆稻。通过劳动,大学生们爱农民爱粮食,养成了勤俭朴实的品德。
他对农村独有深情。他退休后,年年早春季节来找我,要了菜秧带回自己园子里浇水种植。他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农民,当了干部也不忘农村和农民。
他的多位战友为无锡解放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又在无锡土地上默默耕耘,我记录下他的点点滴滴,因为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今天过上这么美好的日子,吃穿不愁,可千万别忘了为我们今天过上好日子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前辈啊,别忘了默默奉献的前辈啊!
做人,就是要有良心,要讲品格,人品远胜千金,就要像这位大学人武部长唐士成同志那样,把心永远扎根在人民中间,深深地把心贴着普通的老百姓,这是做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