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在博物馆内探寻 吴地文明起源

寻根江南文脉,用好本土资源提升文化自信

  日前,为探寻吴地文明源头,无锡市第一中学学子顺着历史的轴线,走进鸿山遗址博物馆和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展开研学之旅。

  此前,东林书院、惠山古镇、小娄巷等学校周边的文化场所已经成为市一中“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合作单位,为学生首次研学提供了资源与支持。

  9科教师与文博研究员联合授课

  本次研学延续了市一中去年的研学主题“行走江南”,不同的是内容变为了“无锡博物研学”,进一步用活家乡资源,探寻吴地文明基因。研学活动开始前一周,学生已经熟读《史记·吴太伯世家》一文所讲述的泰伯奔吴的故事并收集相关材料,做好知识储备。两座博物馆也与学校充分沟通,提供了资料片以及博物馆介绍。

  “类似季扎让贤、泰伯奔吴等吴地文明的故事都记录在文言文中,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贯穿他们整个研学之旅。”市一中语文老师姜翼是本次研学的带队老师之一,他告诉记者,东林书院、小娄巷等地是明清文化的代表,生活意味较浓,学生容易理解。而本次研学的博物馆则以先民生活为主。“学校于上学期首先安排了近代文化场所的研学,待学生有了研学基础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后,他们就有能力重现距今千年的历史现场。”

  文博研究员与学科教师的配合让博物馆知识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为学生安排的讲解员都是专业的文博研究员,他们专门从事考古或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能更为准确和生动地介绍鸿山遗址博物馆所呈现的历史故事和脉络。”鸿山遗址博物馆馆长逯俊宁介绍。在研究员从考古学角度阐述历史脉络的同时,市一中9门学科的教师也全程跟随研学队伍,从学科角度讲解相关知识点。

  打破馆校边界,寻求深度合作

  读城,要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有围墙但没有边界,而博物馆教育则是以物出发的教育,是有别于教科书的一种立体呈现。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文物,聆听其背后的故事,思考其文化价值。

  鸿山遗址博物馆内有着3000年历史的微雕玉飞凤于2008年成为无锡的城市徽标。“玉飞凤彰显着无锡的城市精神。我眼中的无锡市徽在过去就是一个图案,而研究员与老师的讲解为它填入了内涵与生命。”高二(14)班学生戴卓航是第一次参观鸿山遗址博物馆与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但他通过两地研学发现,虽然两所博物馆相距较远,但其中文化却有着渊源,将锡城的文化脉络串联了起来。“博物馆内呈现的都是我们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戴卓航说。

  高二(15)班学生唐嘉乐曾经到过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没能让她留下深刻印象。“我对吴王阖闾强兵兴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后期还会针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展开课题研究。”唐嘉乐说。

  从高一到高二参与了两次研学的学生对江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小娄巷、祠堂,我们所学到的是文人墨客的故事以及家风家训,感知了吴地风情与古人求进、清廉的精神。但博物馆之行则将吴地历史的画卷完全铺开,先人开拓的精神更为振奋人心。”戴卓航说。

  “学习泰伯奔吴的历史是研究江南地区文化底蕴不可回避的一环,而博物馆的资源与专业力量能帮助我们讲好这段历史。”市一中党委书记朱晴怡表示,学校将和两大博物馆共同开发课程,研究员会进校园为学生开设文化选修课。此外,学生的志愿服务等活动也将开展进博物馆。“目前,学校多科老师都到博物馆现场录制了微课,将在剪辑完成后陆续放出。我们希望将博物馆的知识带到锡城全体中小学生中间,共同受益。”朱晴怡说。

  “研读”江南文脉,提升根植于家乡的文化自信

  随着市一中“文化自信·江南文脉”省级课程基地建设的深入化和精细化,博物馆研学的开启为该课程基地的建设又添精彩的一笔。

  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通过简单检索就能触碰到世界各个角落,“天下很近,家乡很远”的现象成了常态。“不少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等地研学时都会感叹,明明自幼来了许多次,却不知道其中藏着深厚的家乡文化底蕴。”朱晴怡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市一中围绕锡城各个文化场所而精心设计的校本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应运而生。学校以江南文脉为载体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江南文化的发展脉络,感受时代发展,进而提升根植于家乡的文化自信,这也是“文化自信·江南文脉”课程基地的意义所在。

  去年,学生以“重新发现家乡”为主题走进惠山古镇、小娄巷等地,从校门外的江南文化脉络中汲取知识。本次博物研学中,学生从历史文化角度触摸家乡底蕴。“从古镇研学、书院研学、运河研学到本次博物研学,整个实践课程由浅及深、由近及远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朱晴怡说。

  在实践课程之外,市一中正不断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该课堂融合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学科,对师生都提出了新挑战。朱晴怡告诉记者,融合课堂中,学生需要跳出单学科的框架,打通各学科与课堂主题相关的知识内容。老师也要完成学科间的相互借鉴,在学科融合中重构知识体系。(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