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旭根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涵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只有持之以恒狠抓生态环境建设,更好地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不断壮大生态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才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公布,无锡市滨湖区、惠山区、宜兴市在列。“国字号”奖牌背后,体现的是强有力的生态建设举措和过硬的生态指标,也是对这些地区“用最严尺子丈量生态环境保护,用最高标准打造美丽区域”做法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无锡很多区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无锡山水资源最集中、形象风貌最靓丽的区域,滨湖区始终坚持把“绿色+”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生态全过程,今年前11个月,该区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在全市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6.2%,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宜兴历史上曾为江苏省的建材之乡,采矿业一度十分发达。宜兴通过综合治理、土地整理、景观再造、应景改造、生态复绿等五种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和保护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宜兴累计投入数亿元完成59个矿山环境整治项目。
好的生态环境和好的产业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生态能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能促进生态保护。近年来,无锡很多区域坚持产城融合、聚焦高端、特色发展,努力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近日结束的2020滨湖发展大会上,总投资超400亿元的38个“大、尖、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七成项目落户太湖湾科创带,和往年相比,致力绿色生产的新兴产业项目比例显著增加。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涵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省、市委从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深化“强富美高”创新实践的高度,分别作出建设美丽江苏、美丽无锡的部署要求,从坚持有形和无形的统一、建设和管理的统一、现代和传统的统一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统一“四统一”等方面,不断夯实绿水青山基底、壮大绿色发展动能。
“环境美”是“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普惠的民生福祉,跨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只有持之以恒狠抓生态环境建设,更好地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不断壮大生态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才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展现美丽无锡的现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