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创新方法手段 合力打造“畅通之城”

  □ 毕世科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超千万人承受着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道路承载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个城市道路的“畅通指数”,将直接影响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近些年,无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地铁3号线一期建成通车,一批主干道进行快速化改造,锡澄锡宜一体化稳步推进,但行车堵、停车难、秩序乱等问题依然存在。随意变道、加塞以及乱停车等交通陋习,也影响着无锡道路的畅通。要建设“畅通之城”,需要政府部门创新方法手段,也需要市民积极配合,携起手来同向而行。

  建设“畅通之城”,政府部门要尽好责任。应合理规划道路布局,统筹优化路网设施,打通城市“断头路”,畅通道路“微循环”,这些措施能从根本上缩短通勤时间。同时,要做好堵疏结合文章,合理配置公共停车资源,利用地上和地下停车空间,用盘活存量和挖掘潜量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化解停车难问题。对于超速超载、占道经营等交通违法行为,交通执法部门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实行精准监管,强化监管力度,提高处罚标准,让违法者无所遁形并付出代价。

  建设“畅通之城”,需要你我共同努力。马路修得再好再宽,如果机动车和行人不能文明出行,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拥堵。今年以来,惠山区钱桥街道在镇级主干道钱桥大街探索“微路长”制度,由党政领导和城管队员担任“路长”,商户担任“路员”,监管店铺门前道路交通秩序,一旦发现不文明行为就在微信群中通报,然后城管部门出动力量解决,钱桥大街创建成为市级示范道路,交通顺畅了许多。政府部门做出很多努力,但畅通道路还需要广大市民去维护,机动车驾驶者要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少一些加塞抢道,多一些礼让行人,坚决抵制危险行为。广大“骑手”和行人,要各行其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道路秩序。相关部门还要将宣传教育作为一条主线,唤醒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鼓励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彰显无锡的城市形象。

  每年不断增长的机动车数量也让城市的道路越来越拥堵,使得停车难问题更突出,本月起我市推出公交车换乘公交车的优惠政策,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欢迎,加之无锡现在有3条地铁线路在运行,条件具备的市民不妨多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这样做既能减少交通拥堵,也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和自身身体健康,可以说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惠山区钱桥街道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