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卫文
日前,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一名肺移植患者合并有安卡相关性血管炎,血管条件极差,血管吻合时,外科医生只能像裁缝一样小心翼翼地缝合,花了比平时多不少的时间。一旁的麻醉医师自始至终监管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丝毫不敢懈怠。记者了解到,随着各大医院舒适化诊疗的开展,麻醉医师缺口大已成为业内亟待打开的“瓶颈”。
打一针?麻醉医师的活不是这么简单
“以前很多人把我们麻醉医师叫作麻醉师,以为我们的工作就是给患者打一针麻醉就好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误解。”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秦钟的职称是主任医师,他告诉记者,随着舒适化诊疗的开展,麻醉医师的服务范围已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手术室内,而是涉及内镜室、人流室、麻醉门诊、疼痛门诊与病房、麻醉后监护病房等多领域,手术麻醉只是麻醉医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无锡市二院麻醉科主任朱敏敏介绍,麻醉远不止一般人想象的打一针那么简单。当麻醉科接到患者的手术通知单后,麻醉医师要对患者的专科病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状况等作出全面、科学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让患者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便接受手术。术中,麻醉医师要让患者在无痛的情况下接受手术,还要实时监测、调控手术期间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通过给氧、输液等治疗手段维护病人的重要器官功能。手术结束后,要观察患者复苏的状况,解决术后的镇痛问题。总之,麻醉医师的服务涵盖了患者手术前后的全过程。
太紧张!一进手术室神经就是紧绷的
“一走进手术室,神经就是紧绷的。”秦钟介绍,俗话说,外科医师管手术,麻醉医师管命,随着如今医院高难度手术的增加以及高龄、低龄手术患者的增多,对麻醉医师的技能和心理素质的考验也与日俱增。他说,像肺移植,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都是比较复杂的手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多。麻醉医师不仅要让患者保持全程无痛接受手术,更重要的是全程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早在2002年,他参与了无锡市首例肺移植手术的麻醉工作,那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要给一名肺器官处于衰竭的患者麻醉,不仅需要麻醉医师渊博的知识,对手术全程的了解以及很强的处理各种意外的能力,一旦患者术中出现生命危险,麻醉医师还有权让外科医师暂停手术。
即便是小手术,也没有小麻醉。如一个常规的骨科手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由于各器官功能差,麻醉风险大大增加,术中很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血压、血糖剧烈波动,心衰肺水肿、肺栓塞等,同样需要全程密切关注。如果术中患者的心跳快了,麻醉医师也会心跳加快;如果患者心跳慢了,麻醉医师心跳更会加快。朱敏敏主任介绍,如在一例快速房颤的高龄老人阑尾炎手术中,麻醉医师需要严密监测血压、心脏搏出量变化,以便调整血压、控制心室率,防止心衰。在人工二氧化碳气腹等微创手术中,麻醉医师需要定期检测血气指标,及时纠正酸碱失衡,遇到严重内环境紊乱状况,必要时还需转成开放手术。
无锡市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吴硕雄介绍,他们医院最小的麻醉患儿是刚通过剖宫产出生、需要马上接受手术的新生儿,这类患儿脏器功能发育很不完善,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差异大。此外适合小儿麻醉用的器械也比较少,如新生儿气管细,一些成人用的双腔管对新生儿无法使用;有些操作比成人困难,如做动脉和深静脉穿刺比成人难度大;有些需要更精准的仪器,如机械通气时,成人相差几十毫升问题不大,新生儿就很麻烦。
麻醉医师的工作如同在“走钢丝”。精神高度紧张的麻醉医师一走下手术台,有的就会感到胃部不适等。无锡一家医院的麻醉医师体检,多人有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从全国来说,近年来已至少有20多名麻醉医生猝死,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这个年龄段的麻醉医生在工作上一般要独立应对手术排除各种风险,在家庭上又刚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集中出现,身体就很容易出现状况。
缺口大!这个临床科室盼更多人加入
麻醉医师最多一天要管七八台手术,平时三四台手术也是常态,他们不仅要做好医生的工作,由于缺少帮手和其工作特殊性,还承担了护士甚至简单设备维护师的工作,工作量普遍超负荷。在我国,合理的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配比应在1:3,目前远没达到这一标准。无锡市人民医院仅有49名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数量比在1:5.7,像肺移植这样的复杂手术,一台就要配3名麻醉医师。无锡市二院有32名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数量比在1:6以上。麻醉医师缺口大,制约了舒适化诊疗的全面推广。
采访中,多家医院麻醉科负责人表示,虽然麻醉科早在多年前已从医技科室转为临床科室,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麻醉科似乎还只是当配角的辅助科室,因此,很多毕业生不愿选择在幕后默默工作的麻醉医师。他们期待麻醉科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和相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麻醉科更多的支持。鉴于目前麻醉医师难招,一些医院也像国外一样配备麻醉护士。无锡市人民医院目前已配备了20名麻醉护士,分布在麻醉恢复室、预麻室、内镜中心、麻醉访视室、急性疼痛管理、麻醉药品管理等方面,在协助麻醉医师工作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仍显不足。此外,麻醉医师也需要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技能水平。
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指出,加强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力争到202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9万,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提高到0.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