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融媒 党建

不能使用现金支付? 央行说了,违法!

  近期,河北廊坊一家医院挂号拒收5角纸币、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窗口工作人员拒绝、福建福州一女子拿一袋1元纸币去银行存款遭拒……部分商家、办事部门甚至金融机构皆因拒收现金上了热搜。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20〕第18号(下称“18号文”),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央行还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类收费要具备人工现金收付通道。那么现实生活场景和服务窗口做得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现金支付通道畅通,但仍有少许缺陷

  市民李女士来到无锡市新吴区叙丰菜场买菜,胡萝卜、芹菜、西红柿共计16.5元,她从钱包里掏了4张5元纸币,摊主从收银台旁边的“零钱篓”里拿出数个硬币找零。记者注意到,篓子里备有大量零钱硬币。“我眼睛不好,看不清手机的字,习惯用现金,菜场这个做法对我们老年人挺好的,每次都找零的。”摊主表示:“买菜的老人居多,现金和手机支付的各占一半,因此找零用的零钱还是每天准备好的。”

  “支付宝如果自己操作不熟练就很耽误时间,在你后面排队的人也会很着急,还不如多少钱我直接现金给你。”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陪老伴就诊的李爷爷这样告诉记者。“现金方便,一掏口袋就好,微信支付宝不会用。”记者走访发现,中老年患者普遍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认为使用现金更加方便、快捷,担心移动支付“不安全、会出错”。

  记者随后在瑞幸咖啡、大型商超、供电公司等询问是否可以使用现金支付,统统得到肯定的答复,在无锡市内现金支付通道还是比较畅通的。

  与此同时,有些生活场景中现金支付还有些许漏洞需要补上。在锡城一家购物中心停车场,赵先生用现金支付时遇上了尴尬。“我车里一般放一些零钱,用来付停车费。”他告诉记者,可这里是一处无人值守停车场。当天要付费离场时,凑巧忘记带手机,无法完成扫码。因为出口没有收费岗亭,他只能通过停车场管理语音系统寻求工作人员帮助,结果造成停车场拥堵了很长一段时间。

  移动支付这么方便,为啥还要现金支付?

  由于电子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付款人和收款人都不再使用现金,或者使用现金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现金交易进一步减少。虽然电子支付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其弊端也不能忽视。

  人民银行无锡中心支行相关人员表示,非现金支付习惯一旦形成,还潜伏着一种风险,比如在地震、水灾等极端条件下,依赖于电子设施的非现金支付就无法完成,将带来难以估量的问题。所以,即使电子支付再方便,也要维护和改善使用现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此次,央行18号文还重点要求公共服务类等收费要具备现金收付通道,及时而必要。该要求既是对某些公共服务机构只图自己方便、不顾服务对象感受错误做法的纠正,也是依法保障公民现金使用权,还维护了人民币法定货币形象,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服务机构具备现金收付通道是应有之义。因为公共服务特点之一是服务对象广泛,如果公共服务机构拒收现金,会给部分服务对象造成不便,这不符合公共服务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必须提供包括现金在内的多样化收付服务。

  对于现金收付和服务主体,18号文明确要求,示范效应强、涉众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公共机构和经营主体要强化现金服务意识。这一要求是提醒所有公共服务机构,必须意识到自身的特殊身份以及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小商小贩。

  遇到拒收现金行为,请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规定,录音、录像保全证据,拨打12345或当地人民银行电话投诉、举报。

  能否拒收现金?答案是否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均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银行无锡中心支行相关人员表示,近年来,对于现金支付的相关宣传、查纠力度正不断加大。人民银行无锡中心支行灵活运用多种宣传渠道和形式,持续向社会宣传不同场景下的现金收付要求和解决措施,引导企业、商户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同时,通过加强零钞供应、要求银行机构完善小面额人民币兑换和预约服务,在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布放硬币自助存取款一体机等多种方式,有效满足商户找零需求。并通过银行网点、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宣传,提升社会公众知晓率。对景区、停车场、商超、餐饮、物业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重点领域加强明察暗访,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拒收现金行为,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对违法典型予以曝光,形成警示效应。

  据了解,针对拒收现金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结合行为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做出行政处罚。法定处罚幅度范围:给予警告,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对象为单位的,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根据影响范围、补救整改情况等予以减轻处罚。(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