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梦佳
科技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现已成为很多头部城市致力发展的方向。无锡作为全国最先提出创新创业的城市之一,很早就迈出了探索的步伐。重视科技、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的发展和集聚,如今无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产业板块已初露峥嵘,形成较为突出的地方产业优势;资本市场无锡板块,也在向越来越浓厚的科技味、创新味转变。
去年12月26日,科技部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中,无锡位列第12。这一成绩既是嘉奖,也是鞭策。在科技创新作用越来越凸显的今天,无锡如何用更有效率、更到位的金融支持,促进科创产业腾飞,进而打造科创之城?这就必须及早谋划。
科创产业初露峥嵘
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科技创新产业在无锡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我市在资本市场收获13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量全国第六,上市公司整体“含科量”和“含金量”十足。药明康德、卓胜微两家典型的科技上市企业市值均在千亿以上,宝通股份、先导智能获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我市上市公司的“科技板块”正在逐步占据显著位置。创新主体“增”的势头持续强劲,全市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快速壮大。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5044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预计超过4000家,约为“十二五”期末的2.8倍。累计培育雏鹰企业2013家、瞪羚企业1110家、准独角兽企业102家。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已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
这些成就离不开金融后盾的强力支持。自2012年入列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以来,我市“创投先行、信贷跟进、担保支持、上市助推、多种金融工具并举”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逐渐成形。
特色融资“百花齐放”
“科技融资产品品类齐全,供给量足。各家银行‘百花齐放’,探索出了多种科技融资的特色模式。”据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行长刘耀庭介绍,无锡科技融资方面已经形成专营机制、特色服务“产品池”不断扩容、实现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覆盖。譬如,招商银行无锡分行推出“高新贷”等科创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光大银行无锡分行等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江苏银行无锡分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差异化科技贷款风险评价体系,提高科创企业获贷率;交通银行无锡分行联手创投公司、股权出质人,推出“债权+股权”的投贷联动模式,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科技风险补偿贷款成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去年11月底,当年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贷款达64.16亿元、同比增长35.3%。市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放大倍数从“十二五”期末的5倍增长至目前的近24倍,财政资金对科技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创投方面,我市实现了从“政府出资设立”到“政策引导、多元投入、专业管理、市场运作”的转变。我市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达145家,数量占全省的比例超过12%,省内排名第三,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接近100家,所投资企业成功上市挂牌的已超过80家。在4年时间里,“创投无锡”共举办了72场路演活动,服务超过600多个企业项目,累计帮助80个项目获得超过22亿元的融资。
如何做好高质量服务
在新形势下,这样的供给与企业需求是否匹配?“一路成长,均依靠科技类或政策类产品,考核标准比传统信贷‘人性化’很多,利率也优惠,感受到了无锡对科技企业的大力支持。”新吴区一家高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银行信贷的支持下,企业现在已进入规模化阶段。但他同时也提出,“希望支持政策更‘大胆’一些,现在的科技企业很多爆发速度非常快,目前评估的额度可能很快会不够用。”此外,也有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有时银行对“看不懂”的行业企业做评估,仍喜欢依赖资产抵押。
刘耀庭表示,金融机构要积极加强科技人才、技术储备,主动适应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实现科技和金融的合作共赢。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信贷审批和决策技术;强化联动合作,加强征信信息运用。
此外,还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于何时应当引入股权投资比较困惑,一些种子型、初创期科技企业,获得早期股权投资有不小的难度。“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基金种类还是比较集中,有些创业企业很难在本地找到‘对胃口’的投资机构。”对此,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创业投资行业专项扶持政策的研究,弥补政策空白,促进创投产业发展,鼓励创投类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科技。
同时,我市还将高品质开发打造优越的科技金融服务环境。全面深化与“重量级”金融部门或机构的战略合作,以无锡人才金融港、尚贤基金PARK等重要金融载体为支撑,全力支持已落地的金融服务基地拓展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创业与高层次人才特色,在太湖湾科创带内重点打造一批金融与科技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标杆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