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杏妹 女,1937年2月生,群众,江阴市利港街道西石桥社区村民。2020年12月3日早晨,陈杏妹像往常一样来到河边码头打水准备喂养家禽,远远地看到河对岸水面上有一个红色的漂浮物,再仔细一看,是一个孩子在水中挣扎。陈杏妹立即一边呼救,一边扔掉了手中的水桶,向河对岸拼命赶过去,不会游泳的她顾不上自己安危,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一手拉着码头边缘,一手用力去捞孩子,最后成功把孩子救上了岸。因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经过剧烈奔跑和对孩子抢救,再加上一直站在冰冷的河水里,陈杏妹已经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她只能坐在地上,一边拖着孩子的手,一边往最近的村民家挪动,最终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事迹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2.张榆 男,1992年10月生,群众,无锡市梁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北大街中队队员。工作中的他,脏活累活抢着干,从无怨言;杂事难事争着做,加班加点;生活中的他,团结同事、热心无私。2020年9月4日下午3点50分左右,在距无锡凤吟路公交车站台附近一辆皮卡车起火自燃,火势高达数米,浓烟四起。此时,张榆正巧巡查路过,为避免火势进一步蔓延,他找来沿街商铺的灭火器,直接冲进火场灭火,并召集过往热心市民合力灭火,在众人的努力下一场火势终于被扑灭。看到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张榆默默转身离开。事迹被无锡城管微信公众号、无锡教育电视台官方微信等多家媒体报道。
二、助人为乐
1.王建峰 男,1978年1月生,群众,无锡市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7年来,他坚持为革命老区大山的孩子寻求资助,联合团队累计筹措资金10万余元。他每年前往700公里以外的河南省新县大别山列宁小学爱心助学,和当地留守儿童组成一对一结对助学,目前他帮扶的对象已经上初中,帮助孩子完成上学的梦想。他宁愿自己节省一点,也要为孩子们多做些事,“衣服旧点没关系,我少买件衣服就够山区孩子一月生活费了。”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2016年7月,他被新县红十字会和公益互助联合会授予“留守儿童1对1”助学贡献荣誉、2020年11月他被中共新县县委、新县人民政府授予“公益事业奉献奖章”助学贡献荣誉。
2.张洁烨 女,1977年2月生,农工党党员,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主任。她身为一名白衣天使,不忘初心,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出差途中,听到列车广播的紧急医疗求助,毫不迟疑,及时施以援手。身为一名血站部门负责人,时刻牢记使命。疫情期间,亲率科室组建团队,成功采集恢复期血浆10例;在街头采血量锐减的不利局面下,用时间和汗水换采血量,创造了我市血液采集量同比不降反升的奇迹。她先后献血8次,资助过3名贫困地区的学生,捐款捐物多次。2020年获评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农工党江苏省委“先进党员”及农工党无锡市委 “抗疫先进个人”。事迹被中国新闻网、江苏广电荔枝网、无锡新闻、第一看点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敬业奉献
1.黄建国 男,1946年11月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居民,退休教师。他先天性右手、左腿残疾,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学生的真挚热爱,克服诸多困难,以顽强毅力撑起三尺讲台,1993年9月他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盐城市委组织部为他录制专题电视纪录片《爱的铧犁》。退休后,他随儿子来到无锡定居,成为一位新市民。他退休不退岗,担当献余热,坚持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以身作则投身文明城市建设,组建的“鼎乐”老年合唱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品牌之一。他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动人赞歌,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段强强 男,198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阴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作为一名特警突击队员,段强强擒拿格斗、警组战术、长短枪射击各个科目样样精通,研发创新“SBS”体能循环训练法,帮助特警队员突破壁垒、挖掘潜能。从警13年来,他先后参与重大安保、重大警卫工作230余次,参与武装巡逻1500余次,配合各警种部门抓捕犯罪嫌疑人80余名,抓获命案嫌疑人25名。在2017、2018年全省巡特警比武考核中,他勇夺3公里武装越野第一、手枪速射第三的好成绩,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嘉奖7次,获评江苏省巡特警条线先进个人、无锡最美警察、江阴警队标杆等荣誉。
3.柯洋 男,1994年7月生,中共党员,2012年12月入伍,中士警衔,服役于武警无锡支队机动中队。柯洋自入伍以来,政治立场坚定,履职尽责,甘于奉献,在任何岗位,都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多次参加大项安保任务及各项特战比武,2014年3月苏南片区体能竞赛获得单杠技能第一名;2015年AB队轮训获得团体第二名佳绩;2016年9月出色完成杭州“G20”峰会安保任务;2016年度被总队4次评为魔鬼周“极限训练勇士”,同年获个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5月带队获得总队预备特战队员集训团体第四名,同年所带班级也因此在2017年度被授予班嘉奖一次,个人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4.滕凌 女,1981年4月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湖滨中学(初中部)学科组长。任教18年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长期担任数学学科教研组长。疫情期间滕凌共向武汉和无锡捐物7万元、给全市一二年级学生义务授课等;长期在红十字会、轻松筹、水滴筹等慈善平台上资助生病的人、给患白血病康复的学生假期义务辅导功课。获得过“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少先队集体辅导员”等荣誉。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5.鹿守璋 男,1969年9月出生,民进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篆学研究会会长。近五年来,自筹资金近百万元,义务办书法、篆刻公益大讲堂,受众近万人次;服务百姓,常年坚持送文化,义务写春联到基层;积极参与设计并题写“国防印园”,支持国防建设。疫情期间,创作300多幅书法作品,捐赠给无锡援鄂白衣战士、全国多地战疫医疗队及无锡公安等;2020年8月为“中国好人”安徽宁国甘磊遗孀以及三十名安徽抗洪英雄捐赠作品30件。曾先后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双奖等重要奖项,被评为中国文联优秀工作者。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四、诚实守信
许煜红(曾用名:许小权) 女,1972年8月生,群众,宜兴市一泓礼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做壶如做人”,无论是从艺还是经商,她始终将诚信原则放在首位。她坚持保质保量,每一把经她手的壶都精益求精;她坚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诚信地对待每一位顾客。在一次个人展上,一个藏友收藏了她的作品,在已付款的情况下再次从包装中拿出欣赏,失手打碎,她当即退款并承诺尽快再做一件,自己承担了所有损失。诚信的原则加之多年努力,她在壶艺上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她热心公益,尽己所能传承紫砂精神,善事善为,从2004年至今慈善捐款22万元,捐赠紫砂壶11把。事迹被《中国妇女报》、江苏工艺美术精品馆公众号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