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获市抗疫先进集体称号。翻开一个个值班记录、一张张在寒冬里奔忙的图片,能清晰地感到抗疫期间他们的坚定和执着。“抗疫令一下达,不管深夜还是凌晨、不管性别和年龄、不管天气如何,我们都提前到岗,确保抗疫物资在第一时间接收、准确发放。”储备库主任肖龙芝说。
去年大年初一5点多,除夕夜才值完班的无锡粮食储备库书记陈娜君就被微信提示音惊醒,微信群里转发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令:尽快建立临时抗疫物资储备点,下午就有一批抗疫物资送达。她二话没说立刻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后就赶往储备库。这时在外地过年的肖龙芝一边赶回无锡一边在群里号召大家尽快到岗筹备。8点30分,储备库20多人纷纷到岗,占中青年职工80%;不到3小时,一个400多平方米的粮仓和食堂被清理出来用作临时物资储备点。
当天四批抗疫物资陆续抵达,20多人马上当好搬运工、保管员,迅速将物资搬进临时储备点并做好记录。最后一批物资运抵时已是深夜12点多,在岗的20多人没有一句怨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搬运结束并记录后才匆匆赶回家中。
“第一时间到岗,千方百计完成抗疫指令”——抗疫期间这个团队一直秉持这样的作风。为确保抗疫一线单位尽早拿到抗疫物资,这里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在深夜九、十点或凌晨四、五点接到临时指令后,立即赶到仓库拿货、送货。为提高卸货效率,他们想方设法改进搬运方式:将物资从车上搬至储粮用的、近2平方米的垫仓板上,码整齐,再用铲车推至仓库,这样比分散搬运可节省人力50%。
为保障抗疫前线,这个团体里很多人过上了别样的春节:一天三顿吃方便面;有夫妇双双奋战在抗疫一线,孩子独自在家;在粮食保管和抗疫面前,很多职工一结束保粮工作立即加入抗疫物资储备队伍。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用炽热的心、用坚实的臂膀织牢了抗疫物资保障网。(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