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前天临下班,看着眼前追踪了一个月最终定案的案卷,市市场监管局的陈扬如释重负收拾东西。他有点记不清,在刚过去的一个月,自己有多少次是在深夜12点后,敲开单位门卫师傅的门下班回家。
织密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抓实干。春节临近,依托“监管仓+溯源码+综合治理”闭环管控体系,有这样一群“守护者”每日严防死守,锤炼春节冷链监管的“放心链”。
“我们多忙一刻,市民的食品安全就多一分保障。”1月30日晚9点,位于锡山区团结路上的进口冷链监管分仓内灯火通明。工作人员韩洪涛和同事们还在加班加点清点入库货品:加拿大猪肋排、巴西牛肉、美国鸡爪……快过年了,近期平均日处理量提高1.5倍以上,监管分仓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六的早上8点至下午5点,下转第3版>>>
“放心冷链”是如何炼成的
上接第1版>>>但他们最近几乎每天加班,如果当天有重要送检货品还会干上一个通宵。锡山区监管分仓于去年12月下旬投用, 目前每天最大处理量达50吨。截至1月30日,出库货物647批次,共计919.034吨,占全市总量的18.4%,有效缓解了市区监管仓的压力。
如果说监管仓的高效运转筑牢了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的“防火墙”,那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则将冷链追溯系统勾画得更清晰。2日下午,滨湖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科的杨逸柳紧紧盯着电脑上当天新增的第60条“江苏冷链”待确认交易信息,即使眼睛开始酸涩,她都丝毫不敢放松。目前无锡冷链溯源已全面对接“江苏冷链”,每一笔从口岸或其他省份进入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 经营主体必须上报产品信息、核酸检测结果及消毒证明等,通过平台生成电子追溯码,才能入市交易。无锡已有1092家冷链企业主体纳入平台,每一笔交易的产品名称、企业、检验检疫报告、批次、重量等信息,只要有一项出现与发货方不一致,就是待确认,监管方必须再次向企业核实查找不匹配原因,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比如从外省发来一批10吨的冷冻食品,但是接收端无锡企业接收了12吨货,那多出来2吨的交易量就有脱离监管的隐患。”春节临近,每天待确认交易信息数在上涨,工作量最大的一条信息杨逸柳花了两天的时间,约谈企业、反复核数据,最终理顺了追溯链。
市场流通领域,还有一群坚定的“守护者”牢牢守护着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日前,市市场监管局稽查办案部门突击查获无合法来源进口冷链食品179余吨,这场市场监管人与违规经营者的“较量”整整持续了一个月。在去年年底查获的一箱无合法来源的进口冻鹅掌包装上,凭着一处产品标签改动的痕迹,市场监管员陈扬和同事刘宁判断,应该还有货值较大的同类冻品存放在某冷库。为了不惊动涉案当事人,他们以其在朋友圈大肆宣传的销售内容为突破口,反复跨区摸排涉案线索、深入分析采购管理系统、仔细筛查物流运输单据,日夜追查锁定了当事人活动轨迹,最终联合公安机关一举查获该批违法冻品。随着这一单的收网,春节前,市市场监管局已组织全系统执法稽查部门立案查处进口冷链食品违法案件197起,查扣涉案进口冻品484.82吨,确保了春节冷链食品供应安全。(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