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记者应邀参加某区举办的中小企业迎春座谈会,会上聆听不少企业家谈成就话发展。而在其中,也耳闻小微企业家“诉苦”——抱怨融资找不到“门”,或即使信贷已有着落,但在较繁琐的审批手续面前又望而却步。看来,涉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纾解,但在少数地方或许仍未彻底改观,导致仍有小微企业面临求资之“渴”。
不可否认,在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感召下,近年来全市商业银行纷纷出台名目多样的信贷产品,且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去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众多银行更是打响“普惠金融”的品牌,加快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模式,以此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足率。据悉,去年全市银行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对象开拓的“首贷户”就突破3500家,比前年增长三成左右。而这些小微企业之所以能首次就顺利获得融资,则在于小微企业、银行能破除障碍、相向而行。
探究某些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主要原因是有的小微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产总量少,银行因其未能提供足值抵押物而往往不愿及时予以融资;或者由于小微企业用工、用地、原材料等经营成本上升,上下游拖欠问题增多,又因其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导致银行为其融资因缺乏基本的财务依据而搁浅。此外,对于一些银行来说,在某些区域尤其是偏远地区,因自身人员有限而小微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且每家所需的贷款数额不大,往往难以全面顾及。再加上有的银行设立的信贷问责制,令客户经理增加畏惧感,这就难以有效调动为小微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使有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风险缓释措施又有限的小微企业易被“冷落”。
不断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说到底除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外,关键在于小微企业与银行的有效对接、相互配合。参照深圳、温州、成都等地银行的先进经验,以及我市成功获得首贷的部分小微企业的做法,一方面,银行应善于伸出“橄榄枝”——按照政策要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努力拓展和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应大胆“接应”——从加强和完善自身经营管理制度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努力提升与银行的接入率。目前,我市已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建立企业信息归集平台和共享机制,几乎囊括全市近90万家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 ,银行可以此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多维度收集小微企业信息,实现全流程在线批量获客,努力提高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同时,进一步创新拓展担保模式,充分利用“银担合作”“政银合作”“银保合作”“银税互动”等方式,着力解决小微企业的“增信难”和“征信难”,并不断加大产品服务创新,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合适的金融产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则必须规范自身财务管理,尤其是建立“账、表、实”相一致的财务制度和数据库,切实提高财务账簿的真实性,既能提高自身账务的可审查度,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信度。唯其如此,才能令银行与小微企业共同找到“交汇点”,不再“失之交臂”。(刘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