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教育周刊

落实“三优”举措 促进幼有优育

  □ 潘望洁

  【编者按】2月25日,省教育厅召开2021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十三五”期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谋划“十四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部署2021年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会上,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局长潘望洁作交流发言。今起本刊推出新专栏“原声”,分享局长、校长们的教育原声,聆听他们的教育思考。

  近年来,滨湖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全力推进两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突出抓好“调优规划、培优师资、建优课程”关键举措,呈现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全区现有幼儿园52所,现有公办幼儿园32所,占比61.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5.3%,优质园覆盖率为94.2%。先后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江苏省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区”,滨湖区学前教育正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

  调优规划,强力保障。我区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2019年,制定了《无锡市滨湖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5年)》,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的发展原则,新开办幼儿园一律举办为公办园并按照省优质园标准建设。区、镇(街道)两级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实现逐年增加,2019、2020年财政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均超过11%,居全省前列。加大民办普惠园扶持力度,出台《关于明确非营利性民办普惠园办园成本差额补足工作的通知》文件,完成非营利性民办普惠园成本差额补助工作。区政府每年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民办园学年度考核、省市优质园创建奖励等。以“调优布局、规模适度”为原则,制定了《滨湖区幼儿园布局十年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优化幼儿园资源布局,截至2020年底,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每万人配备1.03所,达到了省政府确定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服务区制度,实现普惠园服务区全覆盖,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有园上、就近上、上好园的美好景象正在成为现实。

  培优师资,激发活力。坚持把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的基础工程抓实抓优,逐年提高在编幼儿教师比例,2019年招聘新教师和成熟型教师36人,2020年招聘新教师和成熟型教师37人,现有专任教师1200人,其中公办园在编教师占比61.4%。全面实施“区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理顺公办幼儿园用人关系,出台《无锡市滨湖区幼儿园编外聘用教师薪酬管理指导意见》,编外聘用教师年收入在2019年74000元的基础上实现逐年提升。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和培养途径,培训经费由区、镇(街道)两级足额保障。创新实施学前教育师资专业进阶“四级体系”,有效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人才“卓越计划”。

  建优课程,内涵提质。成立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设3名专职研训员,统筹全区幼儿园课程建优、质量提升。视儿童为完整意义的人,主张课程追随儿童的经验与生活,支持儿童在生活中主动地探索、游戏,逐步建构精神世界。全力架构儿童立场的课程体系及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并聚焦滨湖特色的课程资源建设、幼儿深度学习、保教过程评价等组建14个项目研究群,真正关注儿童的学习品质、经验建构,促进区域幼教品质内涵提升。一批名师、名园长脱颖而出,如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祝晓燕积极发挥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国内不同平台交流滨湖学前的实践样态,创新推出了《幼儿园班级区域游戏指导意见》《和孩子们一起高质量成长》《每个游戏都精彩》等十二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成果,彰显了“以儿童为本”理念,提升了区域整体保教质量。

  放眼未来,我区将围绕国家、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相关要求以及下一轮“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立足普惠健康,加快幼儿园创优提质,加强特色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努力在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作者系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