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稳中求进总基调
“6%以上”刷屏了。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设定为“6%以上”。
“中国重设年度GDP目标”——不少海外媒体第一时间报道关注。
2020年全国两会上,鉴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贸形势面临极大不稳定不确定性等因素,我国从实际出发,没有设定GDP增长的量化目标。
而去年一年,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年GDP增速目标“回归”,一方面印证我国经受考验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这个“时”,另一方面也昭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个“势”。
把今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6%以上,出于什么考虑?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几处表述——“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换句话说,设定GDP增速目标,不只要考虑眼前这一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接下来几年,尽可能避免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忽高忽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而翻开5日提请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在20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并没有设定5年的年均增速指标,而是强调“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从这个角度看,把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在6%以上,符合“保持在合理区间”的要求,是留有余地、较为稳妥的,充分体现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新闻办5日邀请了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孙国君说,今年提出GDP增速的预期目标为6%以上,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是经济恢复的情况,预计今年的经济总体上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其次是考虑基数的因素,从GDP数据上看,全年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最后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尽可能做到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宏观政策的配合。孙国君表示,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延续和优化去年的政策逻辑和着力点,不会急转弯。孙国君介绍,经过集中攻坚,一批重大风险隐患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趋于收敛、总体可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郭玮认为,在创新方面,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个方面。
“基础研究是一个慢变量,必须要踏踏实实去做,要创造条件让科学家把冷板凳坐热。”他说。
“报告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也就是说,企业研发投入可以2倍计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他认为,这旨在激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