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警方周刊

赋能实战 服务一线

升级打造最强警务“中枢大脑”

无锡公安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巡礼之二

  2020年10月24日21时许,市公安局110报警台接到董先生报警,称其姐姐有自杀可能,请求帮助。市公安局情指中心迅速反应,在最短时间内研判出轻生女子具体位置。随后,锡山公安分局锡东新城警务工作站民警丰舟根据指令,顺利将该女子救出。

  该起警情的快速处置,得益于无锡公安于2020年3月启动的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体系改革,他们打造了高度集成、高效指挥、高能支撑的“中枢大脑”,为警情处置提供保障。

  高度集成 汇聚海量警务数据

  社会治安,是平安无锡的压舱石。面对动态环境下的复杂治安形势,无锡公安锚定实战勤务的“情报数据中心、指挥调度中心、支撑保障中心”的目标定位,各级情报指挥部门发挥打防管控“龙头”作用,通过架构重塑、机制重建、流程再造,构建高度集中、高效指挥、高能支撑的最强中枢、最强大脑。

  2020年12月13日,惠山区钱桥街道一家店铺被盗手机23部。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根据线索迅速锁定3名嫌疑人,但他们作案后连夜潜逃。今年1月13日,情指中心在搜集网上信息时,发现有一名男子发布视频叫嚣:“警察,来抓我啊。”

  经过比对,该男子正是手机店被盗案件的嫌疑人之一。两级情指中心迅速下发线索至辖区派出所,共同发力,快速锁定嫌疑人藏身地。8小时后,顺利将该案3名嫌疑人悉数抓获。

  “情报主导警务”,已成为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无锡公安进一步厘清三级情指机构职能,城区推行“一级接警、一体化处置”模式,市、县(区)两级情指中心与大数据等部门一体化运作,各实战警种部门设立指挥岗,明确职责任务,上下一体开展处置工作。目前,全市8个县(分)局情报指挥中心、117个派出所综合指挥室、21个警务工作站全部建立情报指挥分中心或设立指挥岗。

  高效指挥 提升反应处置效率

  1月31日,110报警台接到一起持刀劫持人质警情,据报警人描述,其看见一辆汽车内有一名男子手里拿着菜刀架在驾驶员脖子上,但车牌号等其他信息不详。

  接报后不到3分钟,属地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进行排查,锡山公安分局情指中心民警迅速开展研判工作。根据报警人提供的模糊线索,结合现场接警民警反馈情况,情指中心锁定目标车辆,巡处力量于2分钟后拦截成功。

  经民警了解,王某在车上向妻子周某展示在废品收购站找到的一把崭新的菜刀,欲带回家使用,却被群众看到误以为其劫持了人质。

  虽是虚惊一场,却是情指中心高效指挥的一次完美实践。“通过指挥服务体系改革,实现了全类、全量、全程监测掌控,基层反应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为缓解警务工作站处警压力,无锡市公安局还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进行深入合作,明确了3大类20小类非警务类警情清单,通过“公安110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数据信息互通平台”,2020年以来共分流“网格警情”8500余起,网格员主导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900余起。他们还建立了110、12345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日常工单、警单的实时相互推送,累计向12345转递非警务、非紧急求助1万余起。

  高能支撑 警情一键处置

  如今,在无锡市公安局的警务工作站、派出所,民警人手一台功能强大的5G移动警务终端。

  “处警民警不仅可以一键导航到报警人所在位置,而且可以收听报警录音、查看随警情推送的报警人信息、调阅周边监控视频等。” 梁溪公安分局中山路警务工作站站长商子扬介绍。

  在警务终端实战平台应用页面,处警民警收到警务工作站下发的警情处置指令时要签收,处置完毕后要点击“处置结束”。警情的指令时间、签收时间、出警单位等情况全部可以呈现,实现了对警情处置的闭环管理。

  无锡市公安局按照“可视化、扁平化、合成化”实战导向,围绕“警情、警力、警车、视频、语音、数据”六个维度和接处警、现场处置、线索核查等实战环节,实时主动向一线处置单位和力量推送线索数据,实现了市局、分局、基层所队以及民警个人移动端的四级同步指挥、三级赋能。

  (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