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太湖周刊

书写美丽无锡 从春天开始起笔

  江阴国保单位适园里,春天叫醒了满树的白玉兰。玉兰树下,无锡全市文联系统负责人,彼此靠近,露出笑脸,留下了无锡文联“大家庭”的第一张珍贵合影。家庭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构建无锡文艺大格局,摹画美丽新家园。为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无锡市委建设“美丽无锡”的要求,用无锡文艺新成果描绘现代化新蓝图,献礼建党百年,3月5日,无锡市文联组织各区县文联,走进江阴,召开“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座谈会。

  ■书写美丽家园的心灵召唤

  位于天华文化中心的江阴市美术馆里,“伟大时代·圆梦小康”江阴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正在展出,乡村田园、城市新景、柴米油盐、创意无限……一幅幅作品生动呈现着江南大地、市井人间,文艺工作者们细品着一个个美好而温情的画面。一行人来到美术馆旁边的介居书院,也就步入了当代书法大家、江阴人沈鹏的艺术世界。这里承载着沈鹏的艺术人生,还有展览、交流、阅读、笔会等功能分区。江阴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放大值得点赞。

  离开天华文化中心,驱车不多时便来到了位于江阴市南街的江阴市文联。江阴市文联大院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适园。清代,适园是江南书画名家陈式金的“陈家花园”。百余年来,文脉相承,艺脉绵延。而今,这里是江阴文艺家们展示文艺成果,交流文艺思想的“文艺之家”。“这个家太美了。”文艺工作者们不时发出赞叹。身处美丽的文艺之家,书写美丽家园也成为一种心灵召唤。

  建设温馨和谐的文艺家之家,既要靠思想政治上的团结引领,又要有供文艺家交流活动的实体空间,这方面江阴文联走在了全市前列。作为党委政府与文艺家的桥梁纽带,江阴文联的办公空间、文艺家之家、古典园林的有机融合,吸引了文艺家、文艺爱好者时时光顾,外地的艺术家也常来交流。

  ■感知无锡之美,讴歌时代发展

  深刻的感官体验带来了深入的思考。在适园,无锡市文联系统召开了“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座谈会。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全市文艺家深入基层、生产、发展一线,进行艺术采风和文艺创作,从不同角度反映无锡自然、人文、发展之美,用深刻的笔触、美妙的音符、鲜活的镜头去描绘、去歌唱、去记录“强富美高”新无锡的现代化图景,贡献文艺力量。

  踏遍万水千山,吾心安处是江南。生活在无锡的文艺工作者,为这片热土讴歌是心之所向,更是一份使命。走出去,沉下去,你会发现今日无锡有多美:

  在梁溪,城市更新中的老城厢文脉绵延,蓬勃向上,传统交织着现代,百姓安居乐业;在锡山,科创力量强势驱动,让这个近代民族工商业、现代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在传承中迎来新发展;在惠山,一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新图景,作为锡澄一体化的枢纽,这里将打造成无锡的现代产业名片;在滨湖,围绕“科产城人融合”的发展理念,新春伊始,这里打响了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发令枪;在新吴,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传承千年至德之风,已成为新一代创业者奋斗、兴业的沃土……新时代,无锡这座工商名城正努力铸就新梦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无锡市(县)区文联负责人纷纷表示,“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的选题好、时机好,是深入了解无锡,锻炼、培养文艺家队伍,出成果的好机会,应抓住建党百年的难得契机,用好无锡红色资源,讲好无锡红色故事。

  ■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市

  文艺为时代而写,为人民而歌。在建设美丽无锡的伟大征程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可歌可赞的奋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组织开展“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让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心,深切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运用丰富的文艺手段,以优秀的文艺成果,服务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大局。

  以“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活动为主线,全市文联系统将一头连接艺术家资源,一头连接社会各界资源,加强与周边城市、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互动,创新开拓合作渠道,上下联动、资源互补,让无锡文艺主动融入长三角文化发展大格局。

  在春动万千的时节里,一切从春天开始起笔。据了解,“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主题实践活动,计划每月组织一次采风活动,挑选一批中青年文艺家代表,组成采风团,深入各市(县)区采风创作;每次采风集中到一地,精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确保全年覆盖全市各市(县)区;参加采风的文艺家代表,确保每人出作品、有成果;每次采风后,将多形式呈现采风成果;全年采风结束后,将评出一批优秀作品,集中展示优秀成果。

  (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