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周刊

扬奋进风帆 迈坚实步伐

  朱晴怡

  朱卓君

  惠 明

  张国华

  应可福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镌刻前行的印记,鼓舞奋进的风帆。从宏伟蓝图到美好现实,少不了无锡教育人集中智慧,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今起推出“开局”专栏,邀请无锡教育人谈一谈将如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推动两会精神在无锡落地见效。“十四五”开局之年,他们如何做?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界别讨论时,心系民生、牵挂教育,特别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观点,让我这个一线的思政教师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其实如何上好思政课,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意见,并且专门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他对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一线的思政教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在大的变化之中,青年学生的心态、思想也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就是要抓住教育的契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用好鲜活的思政教育资源,讲好我们的思政课,让思政课真正直抵学生心灵。

  其实无锡一中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思政教育。我们积极打造“红楼大思政”纵横立体网络的育人体系。横向上以思政课程为圆心,协同课程思政和实践思政发展,融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构筑起全方位的育人圆;纵向上我们联合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南中学和锡师附小成立了无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通过开展一体化建设与研究,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无锡样本。

  “大思政课”,我们善用之。未来,无锡一中将一以贯之,继续加大红楼大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课程育人实现育人方式变革,探索立德树人落实的校本路径。在实践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作者系无锡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朱晴怡

  提升文明素养 培育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成为学校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使命。作为教育者,应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管理举措,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培育时代新人。

  文明是一个人的品质素养,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时代高度。文明要从孩子抓起,学校教育义不容辞。首先,在思政教育中打好文明底子。学校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学校课程建设、学科教学,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思政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在爱国、理想、感恩、诚信、生命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的潜移默化,为学生构建起和谐文明的成长环境,让文明成为立身之范,让文明成为学习时尚。其次,在传承传统文化中丰富文明素养。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极地利用先进“互联网+”,多渠道、多方式地搭建好传统文化学习的平台,挖掘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等,深化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开展校史文化研究,让学生感受学校辉煌的历史,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学生的文明素养,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得到涵养提升。同时,在劳动教育中提升文明素养。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开设劳动课程,营造劳动光荣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劳动中,享受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在劳动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劳动教育不仅能增长学识,增进友谊,还能培养学生认识美、崇尚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学习的实效,让学生喜爱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成为一种学习新生态。

  一言一行要文明,一举一动有素养。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要立足学生的发展,注入时代强音,鼓励学生要做小事、做实事、做好事。让文明之花,盛开在学生心中,绽放芬芳。

  (作者系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校长)

  □惠 明

  秉承教育新使命 培育“诚朴”好公民

  □张 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们学校建校80周年。新征程召唤新的奋斗。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培养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必须重视尊重和成就每个独特的个体。我们将“五育”并举,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进体育和美育,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强健体魄,陶冶情操,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深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与学变革,建设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六高中的校训是“精诚勤朴”。“精”——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诚”——诚恳热情,诚实守信;“勤”——勤于做事,勤于思维;“朴”——艰苦朴素,朴实良善。我们挖掘其内涵并赋予时代新意。建设“精勤”六高中好教师团队,帮助教师成长,激发教师活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精准开发活动课程为抓手,让学生在精细规划、扎实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担当,成为“诚朴”公民。

  我们将以“精诚勤朴”为精神核心的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与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认真梳理分析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找准目标、聚焦问题、补足差距,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努力;以新时代的姿态,新征程的脚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所高品质的四星级高中。

  心怀致远,砥砺前行。我们六高中的老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教育: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

  (作者系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校长)

  争当高中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朱卓君

  作为基础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深感使命在心,责任重大;天一中学作为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校,更加有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学校育人模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争当高中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需要培养都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高素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深度推进“生活德育”,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聚焦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全员、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落实育人工作;每周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关注新生入学、选科分班、职业志向等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节点和重要内容,提升学生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实施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创新体育项目教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开设“非遗”系列课程,开展传承与创新系列美育活动;校内开辟“生生农场”,校外联合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等。

  推进“四园建设”,优化高品质育人环境

  国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作为学校,需要探索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新途径。天一中学“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智慧校园、温馨家园”为校园建设理念,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自主学习中心、学科课程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生态课程中心、智慧校园、课程基地群建设等项目建设,建设完善育人的“立体教科书”。

  同时,随着进入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深水区,天一中学朝着建成“中国特色、江苏特点,国际特征、未来特质”的高品质示范高中的新目标,将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等方面开展新的探索。

  着力“三高合作”,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将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学校将以综合评价变革为导向,以“三高合作”为途径,以“丰富课程”为突破口,系统建设课程基地群,推进“生长课堂”深度探索,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课程管理制度,形成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的育人模式,培养“积极的生活者”。同时,学校还将探索形成和谐、融洽、稳定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发挥“1+1+1>3”的作用,提升育人质量。

  站在新起点,我校将凝神聚力,孜孜探索,为高中教育的高品质特色发展,为国家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贡献全部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培育新时期新吴工匠

  □张国华

  无锡科院自办学以来,在区校一体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由最初的办成,到办好,再到当下的推动办特,初步形成了“区校一体化育人”的新吴模式。2020年9月28日,省部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启动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学校作为都市圈中具有开发区办学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高职校,主动作为,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支持下,联合长三角开发区的相关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开发区职业教育联盟——长三角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为探索开发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积极努力。基于此,无锡市在“一市一策”实施方案中明确,支持无锡高新区与无锡科院区校一体化发展,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先导区和长三角开发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无锡高新区也将区校一体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纳入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共同打造地校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吴模式”。

  迈入新的历史征程,无锡科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抓住这一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聚焦“一体化”、聚力“高质量”,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深化“三教”改革、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多维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打好学校发展的“组合拳”,为整体推进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一批新时期的新吴工匠。

  (作者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牢牢牵住高质量发展牛鼻子

  职业技术教育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2020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工作迈出新步伐。扩围多元化产教融合平台,新签署校企合作项目50余项,成立产业学院3个。推进多层次职教集团建设,成立全国数字影视职教集团、无锡市学前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当选江苏省建筑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高质量办好江苏省邮政行业职教集团、无锡建设职教集团,获评无锡市骨干职教集团。丰富多样化产教服务内涵。高水平承办省快递员职业技能竞赛、省职业院校快递专业技能大赛、市首届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批“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无锡市职业院校促进产业发展贡献突出单位”。2021年,无锡城职院将顺应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职业教育发展大势和无锡打造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大局,牢牢牵住高质量发展牛鼻子,加快推动学校与产业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建设,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质量办好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争创国家、省、市示范性职教集团。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学校教学、实训信息化环境建设,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身逢这样一个前所未遇的伟大时代,我们要无比珍惜,要紧紧抓住宝贵的时代机遇,细心聆听教育改革的时代声音,精准把握教育变革的时代脉搏,用高质量职业教育去回应时代呼声,始终与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同向同行,不断提升学校硬实力、增强学生发展力、增强社会贡献力,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者系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应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