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首席技师骆海明

以红色匠心诠释初心

  “我不是什么钳工大师,我只是爱这一行罢了。”这是元素六硬质合金(无锡)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骆海明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工作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8年,他一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深耕装配钳工专业领域,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从一名普通装配钳工成长为首席技师,并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骆海明技能大师工作室”。

  立足“勤+学”,走出一条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道路。走进“骆海明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架上堆满的技能图书。在刚进入企业初期,骆海明是个不折不扣的钳工“门外汉”,但是他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既然选择这一行,就只有深耕下去,才能有所收获。上班时,骆海明认真学习岗位技能,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向同事们学习,努力让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工作之余,他把时间都用在钳工技能的学习上,使自己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骆海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奋进,挤出时间苦战操练,钻研摸索,没过多久他在日常操作和突发故障处理上已能驾轻就熟,成为车间公认、能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

  “刻苦钻研,敢于创新”这个信念一直激励着骆海明。长期致力于各类不同机器设备的研究中,骆海明发现国外设备的零部件价格昂贵且采购周期长,大修一次往往要花费上万元且需要耗时2-3天,于是他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摸索改造进口设备、配件,并使之国产化,把每次的维修费用成功控制在2000元以内,大大缩短了维修费用成本和维修时间。当遇到没有新的配件,国内的零部件又无法替代时,骆海明研磨旧工件,使之能多次反复使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设备成本和采购导致的等待时间。

  在不断钻研的同时,骆海明还不忘“传帮带”。他深入基层一线,寻找那些肯吃苦、善钻研、敢创新的优秀职员,毫无保留地手把手传授如何操作、保养机器,成立技能工作室,帮企业培养出了一批批一线“特种兵”,为企业转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技术力量。(小刘 杨骏)

  人物名片:骆海明,元素六硬质合金(无锡)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先后被评为“无锡市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

  人物金句:三十余载积累的工作经验不能浪费,我要把自己的技能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一起来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