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发布厅 专题

独醉江南——无锡历史的文化经典

——文化学者严克勤在市政协“同心讲堂”第一讲内容(摘要)

  ▲2021年2月25日,市政协在委员活动之家(同心汇)举行“委员讲堂”开讲式。

  编者按:为推进“书香政协”、助力“书香无锡”建设,今年市政协安排每月举办一次“同心讲堂”。2月25日,市政协在委员活动之家(同心汇)举行“委员讲堂”开讲式,邀请我市文化学者严克勤以“独醉江南——无锡历史的文化经典”为主题,作“同心讲堂”第一讲。讲座内容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欢迎。现将讲座主要内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无锡向来被誉为“小上海”,主要在于其依托上海而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工商名城是无锡最有影响的名号,无锡人也颇以此为荣。但历史上无锡除了工商业发达之外,还在文化、艺术、教育及社会生活诸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有些方面往往开风气之先,值得关注。

  ■花道,梅花蕙兰

  以荣氏家族为例,荣家不仅为工商业巨子,而且在文化教育及公益事业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荣氏创建的梅园是其“为天下布芳馨”思想的外化体现,梅花精神正是荣氏创业精神的内核。梅园始建于1912年,目前占地70多公顷,植梅300多个品种。它以梅文化为引领,坐北朝南,倚山面湖,契合自然,生态构园,宛如天成。荣德生造园的想法,萌生于1906年游苏州留园以及后来到苏州邓尉山赏梅时。荣德生认为办实业必须具有梅花之风骨,不畏严寒,坚韧不拔。1900年后荣氏兄弟实业发展日趋壮大,兵船牌面粉畅销海内外。据荣德生自述,民国元年(1912年),“余兴致甚旺,至乡或在厂,与吉人叔、鄂生叔计划社会事业,决定在东山购地植梅,为梅园起点。”“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荣先生创建梅园之眼光远在同时代人之上。1933年10月15日《新无锡》刊载锡山通讯社记者对荣德生的采访云:“荣德生尝与人谈,若建设风景区,盛理名胜,既能吸收外埠来锡人士之金钱,且工商业尚有失败之虞,名胜却无失败之日。试观浙江之西湖名胜,历久勿衰”。荣氏家族植梅如此义举,本埠不少乡贤养兰也是如此,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锡自清末民初以来兰艺活动、兰艺理论和兰艺品种培植都走在全国前列。民国时期,无锡地区兰事活动频繁,据民国时期报刊刊登兰展统计:从民国七年(1918年)三月二十日《锡报·公园兰花大会启示》起,《锡报》《小锡报》《新无锡报》报道无锡地区举行兰展就有七次,最后一次为1947年。无锡地区有一位著名兰艺大家杨六笙先生,《锡报》“艺兰琐言”专栏记载:(杨六笙)“性爱兰蕙,搜集名花至数百十种,罗置一室。每当春季着花之候,杨君日夕相对,爱护备至,因自号曰兰癖,又名梦兰居士,名震江浙”。艺兰家沈渊如被称为兰界一代骄子,号称“江南兰王”。他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家财,把一些濒临灭绝的兰蕙品种搜集培养,加以保护,令人敬佩。从某种意义上看,无锡也以一座梅园、一盆蕙兰而名闻天下,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元帅曾到无锡品兰,周恩来总理专程到梅园赏花,这应该是最好的注解。

  ■乐道,清工名曲

  无锡曲局一般认为创设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其后承传有序。晚清民国,虽昆曲、二胡等国乐普遍处于衰微之期,但在无锡仍然繁盛活跃,在曲理、曲唱、曲乐和曲奏诸方面更是出现了像杨荫浏、华彦钧、刘天华等中国传统音乐大家。

  自有昆曲伊始,始终保持两种呈现方式:清曲、剧曲。剧曲,是戏曲表演,重在唱念做打;清曲为文人清唱,重在腔格声律。曲局等文人结社专攻清工,在继承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锡历来是昆曲重镇,文人骚客及民间好风雅者结群唱聚,乡贤望族蓄养家班,历经数百年未见中断。所谓“船到梁溪不唱曲”就是反映了无锡曲局的地位。无锡曲局以天韵社最为著名,从吴畹卿到杨荫浏,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有志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在他们的召唤下又出现了华秋苹、华彦钧、刘天华等一批民族音乐的杰出人才。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华秋苹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杨荫浏的《苏南十番锣鼓》、曹安和的《文板十二曲》、刘天华的《光明行》等传统音乐经典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相继出现绝非偶然。无锡及无锡曲局当属中国传统音乐的高地。从中国传统音乐史的角度理解和观察,假如没有天韵社就没有杨荫浏,没有杨荫浏就没有阿炳名曲《二泉映月》存世,也就没有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所说的“此曲需要跪着听”的名言。

  ■茶道,泉茶竹炉

  千百年来,无锡之泉、壶、茶,享誉海内外。泱泱华夏寓泉、壶、茶“三杰”于一地,恐怕难有他城。名泉,位于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水,唐朝陆羽《茶经》品评天下名泉无锡惠山泉位居第二。名壶, 宜兴紫砂壶,据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录》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紫砂工艺奇人龚春。自此宜兴紫砂工艺发展名家辈出。名茶,阳羡茶,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驰名江南。陆羽在品味后,以为“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推为上品”。

  历览前贤,痴情于无锡茶事三杰“二泉水、紫砂壶、阳羡茶”者众。无锡茶事有别于他乡的一个原因,大概就是名闻遐迩的惠山寺听松庵高僧“竹炉煮茶”。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八年即1395年,惠山寺听松庵高僧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了一个竹炉,性海高僧以竹炉煮惠山泉泡茶,招待四方游赏的文人骚客。性海好友无锡画家王绂还应邀为之作《竹炉煮茶图》;请大学士王达撰写《竹炉记》,并装裱成《竹炉图咏》,与竹炉一起由听松庵收藏,一时传为美谈。后因竹炉流失,无锡词人顾贞观重新为竹炉山房复制了一只竹炉,并撰写了《重制竹炉告成志喜甲子仲秋》一文。自此以后,惠山寺听松庵的竹炉成为无锡茶事,乃至海内茶事的风雅佳话,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唱咏。乾隆皇帝南巡至无锡,见了惠山寺竹炉极为喜爱,并复制带回。乾隆对竹炉颇为青睐,从儒、道、释合一的文化层面进行解读。“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御制诗《仿惠山听松庵制竹炉成,诗以咏之》),茶、诗、禅一体,乾隆甚至从中参悟到了生与灭的道理。这也正是惠山寺性海高僧对茶禅文化精髓的觉悟所在。

  ■学道,重教兴文

  明·东林书院以降,无锡以“经世致用”人才培养为主流。数百年来,无锡兴办教育、广育人才可谓开一代新风,无锡国专可谓是无锡办学的经典。在无锡文化教育史上,明代具有突出的地位,据史料记载,明代无锡科考进士人数达263名,位居全国第三。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实施新政,废科举,兴学堂。无锡东林书院改为东林学堂。在这一时期,无锡先后出现了不下10家公办或私人创办的新式学堂,并产生了不少大家,如文史学家钱基博、钱海岳、钱穆等,民众教育代表人物高阳、俞庆棠等。经学大师唐文治创建无锡国学专修馆,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和保留了一批优秀的国学种子。他“以救正人心,复兴中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本”为办学宗旨,实际上也是源自唐先生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的一种“自觉精神”。1931年11月国际联合教育科派遣唐克尔·培根来中国考察教育情况,他考察国专后说,“这所学校是纯粹中国化的学校,中国固有的文化仅赖此校一线维持。”著名学者陈平原说:“作为教育家,唐文治有眼光、有胆识、有信心,其独力支撑很不时尚的无锡国专,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留下另一种可能性,值得尊敬与同情。”

  ■画道,名家巨擘

  历数无锡从古到今的画家,中国绘画史的每个阶段都有无锡画家的身影。自画圣顾恺之始,倪云林、王绂、邹一桂、王问、吴观岱、徐悲鸿、吴冠中等各领风骚。民国以来,无锡籍画家顺大势,融古今,汇通中西,再立新标。

  无锡绘画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作品展,其中无锡籍画家占三位,即东晋顾恺之,元代倪云林,明代王绂。清末民初,无锡更是出了一批近现代书画大家,吴观岱、胡汀鹭、贺天健、钱瘦铁,顾坤伯、杨令茀、秦古柳、钱松岩等。

  无锡籍画家中数倪瓒(号云林子)最具个性和历史影响力。倪云林“元四家”之一,也是古代无锡籍画家的杰出代表。云林原本出生于富豪之家,生活闲适,喜结雅士高人。后因遭遇大灾,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倪瓒变卖家产,以船为家,驾一叶扁舟飘荡于湖上,开始了“不事富贵事作诗”的隐逸生活。上海博物馆所藏《六君子图》(倪瓒作于1345年),黄公望在画图右上角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大痴赞云林画”。明代著名画家、收藏家董其昌题跋云:“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非画家者流纵横俗状也。此幅有子久诗,又倪迂称子久为师,俱所创建,真可宝也。壬寅重九后二日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倪瓒的《容膝斋图》(作于1372年)仅表现山水间一小亭,几棵枯树而已,反映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意境。表达了倪瓒与光同尘,不为物欲所累,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倪瓒以简素之笔墨展示了丰富的内心感受和独立的人文精神,使他的同辈和后辈们难以摹写,更难以超越。正是倪瓒具有的“非画家者流纵横俗状”,成为于凛冽寒风中一棵屹立不倒的孤树。

  ■商道,群星璀璨

  清末民国以降,无锡民族工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特点就是以荣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工商业企业脱颖而出,群星璀璨。

  无锡工商文化传承有着自己的独特密码。以荣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工商业企业脱颖而出,他们崇尚实业发展,又有家国情怀;他们既注重产品创新和产业提升,又注意人才培养和劳资关系的处理;他们善于抓住机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又注重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发展。无锡成为继上海、广州、天津之后民族工商业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都市,产生了一批工商企业家群体。

  有着独特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无锡,在迈向新时代的进程中必将做得更好。无锡荣氏以办实业起家、实业发家后,又积极创办社会文化事业,经营城市,兴办教育。他们原本办的企业或许所剩无几,但他们实业救国和热心公益的自觉精神还在,无锡的梅园等公益设施还在。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始终是无锡这个城市珍贵的历史遗产。

  通过“花道、乐道、茶道、学道、画道、商道”六大经典篇章,讲述历史上无锡在文化、艺术、教育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取得的独到建树,可以发现彼时的无锡不仅仅只是一座工商名城,还是一座文化名城,应该深深为无锡文化历史的经典感到自豪。

  回望过去丰硕的文化成果,如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应当更加珍惜前人保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不断增加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综合文明素质,让书香绵延,让文化传承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