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警方周刊

警民携手,奏响反诈“最强音”

  针对当前新型网络犯罪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态势,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落实主体责任,明确防范职责,完善防控机制,织密防控网络,进一步推动工作进程,提高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切实有效地压降警情、控制发案、减少损失,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工作成果。

  全面推进,抓实“反诈”

  4月30日,无锡“全民反诈”宣讲团正式成立,100名来自各地公安机关的民警、辅警在市公安局报告厅进行集中培训。培训会上,市公安局紧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特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作案手段,“量身定做”宣传防范PPT,并进行讲解。

  方言随机测试、有奖问答、互动式交流、时尚化表达……市公安局结合不同场景、不同活动,向参训民警传播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用公安民警的话术来抵御诈骗人员的“话术”,使防范宣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构建上下贯通的立体式、一体化宣传格局,真正做到多一人了解,少一人受骗,确保反诈宣传取得实效。

  在“全民反诈”宣传活动中,各级公安机关结合“五走进,五必访,五提升”,推动宣传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通过长期宣传、全面宣传、反复宣传、深入宣传、精准宣传,使防范宣传工作深入城市农村、覆盖各类人群、形成规模效应。

  歌声阵阵、号角嘹亮,4月20日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辅警组成的“反诈宣传文艺小分队”走进经开区万科信成道小区,举办了一场反诈主题的文艺演出,文艺队员们自编自演,将反诈宣传内容融入文艺节目中,着力提高节目的感染力、教育性,创新了反诈宣传方式,有效融洽了警民关系,提高了反诈工作成效,推进“全民反诈”深入人心。

  为了拓展群众了解反诈知识的渠道,市公安局全警动员,全盘皆动,全员上手,各尽其技,巧借各类宣传平台和媒体,广泛开展反诈宣传,有效推动宣传防范不留死角。

  全面覆盖,攻坚“反诈”

  “这些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走过路过警醒警示入目入心,上学放学的孩子们都背得滚瓜烂熟,家里老人对于诈骗的警惕性明显提高了。”梁溪区江海新村居民华先生给公安的反诈宣传点赞。

  4月26日,宜兴市公安局宜城派出所在文化广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时,发现一名男子在附近游荡,形迹可疑。民警保持距离跟踪至其住处进行盘查。经查,男子康某交代其2021年初至今,在微信上冒充女性身份,以谈恋爱为由骗取受害人转账及红包共计6000余元的犯罪事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市公安局因势制宜拟定切实可行的反诈宣传方案,制作了新一轮各类宣传资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辖区内曾发生过的电信诈骗案件和常见的反诈技巧,并利用社区、乡村广播及各个相关工作联络群等宣传阵地,构建无缝隙反诈宣传攻势,让全民反诈落到实处。

  一根铁丝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弯。4月26日,市公安局开展“全民反诈”创意海报有奖征集活动,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反诈”宣传,凝聚全社会关注打击治理此类犯罪活动的思想共识,为全市的反诈宣传工作注入新动力、激发新动能。

  全面发力,冲刺“无诈”

  3月中旬,锡山公安分局深入开展“断卡行动”,捣毁一洗钱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4月14日,新吴公安分局100余名警力兵分多路,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70名;4月23日,梁溪公安分局40余名警力奔赴贵州省毕节市,一举捣毁一冒充老中医诈骗窝点。

  当前,针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全市公安机关攥紧打击拳头,强化侦查打击,及时依法惩处,切实加强源头治理,通过主动进攻、重拳治乱,有效压降警情、控制发案、减少损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月27日19时许,锡山公安分局门楼警务站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辖区周老太接到冒充公检法的电话,疑似正在被诈骗。5分钟后民警到达现场,周老太称接到一个自称公安局的电话,说其在上海办理了银行卡涉嫌诈骗,要求其转账自证清白,并且不能告诉家里人。民警果断止付,现场解答了周老太的疑虑,避免了其268万元的经济损失。

  为坚定反诈必胜信心,实现创建一批“无诈社区”“无诈乡村”“无诈单位”的目标,市公安局坚持以打开路,全面提升劝阻止付能力。今年以来,共下发预警数据40683条,成功止付3亿余元。

  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市公安局不断优化适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特点的防范策略,让群众在多措并举的防范中不断提高防范能力,携手构建全警参与、全民联动、运转高效的全民反诈新格局。(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