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任务教学”培育思维
课程改革主要“改”在哪里?江阴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落实课程育人的核心工作和主要抓手,建设“三力”课堂,打造“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的课堂样态便是江阴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区域表达,而实验中学的“朴毅课堂”则是江阴市课改的“实验”表达。
在分会场课堂展示活动中,江阴实验中学副校长、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杨春方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初二语文展示课《登勃朗峰》。杨春方通过设置4大情境任务“寻所至:讲游览路线”“见所见:赏山中风景”“说所遇:谈车夫之王”“析批注:悟独特感受”,让学生在思考中完成任务,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做到学用结合,发展语言能力。
“大任务教学”正是实验中学让“朴毅课堂”理念落地的一种教学范式。“任务”的本质是课堂中“做什么”的设计,“做”是关键,“想”是灵魂,思维培育是重中之重。“大任务”之大乃思维培育之大,在学情原点和学科远点之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想。学校将传统课堂中的“听”,转变成以“想”为魂的看、读、听、写和说等多种形式的“做”,把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等融合在一个具有综合性、适切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目标—情境—任务—活动”四维一体的系统结构中。
由于“咬住”了课改这个“牛鼻子”,涵育了较为成熟的“朴毅课堂”,实验中学于2020年被评为首批“江阴市教学改革优质特色建设项目学校”。
“三力”课堂各美其美
除实验中学的“朴毅课堂”外,江阴各级各类学校都积极探索,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力”课堂教学样态:南菁高中的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审美课堂”;江阴高中的“领跑者三力课堂”;江阴市第一中学的“扬长挖潜·成长成全”课堂;华士实验中学的“五步四查式”课堂;文林中学的“2+5+3”课堂;石庄中学的“玉德课堂”;实验小学的“臻美课堂”;辅延中心小学的“新结构性学习”;华士实小的“结伴式学习”;澄江中心小学的“情趣课堂”等等。校本化的“三力”课堂建设探索,使江阴市课堂教学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态势,让学生成长更鲜活、更丰富、更有生命张力。
这一态势的出现得益于江阴对各校多元化课堂教学理念的尊重,不强求区域统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2016年10月,江阴出台《关于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积极教育,建设‘三力’课堂”的主张,同时也明确了“坚持以校为本,全市中小学校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探索具有实操意义的推进路径”的要求。
几年来,“三力”课堂建设成效显著,区域课程改革品牌初步形成。江阴市教育局副局长邹凤翔指出:“‘三力’课堂,已成为引导我市各校积极投入课改的高扬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各校主动参与课改的内驱力得到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改革意识得到了提升。我市高中学校的课改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5所高中成为全国高中校长培训班学习基地校,3所成为省前瞻性重大项目基地校。”
高品质发展蹄疾步稳
以打造高质量的“三力”课堂为主的教学改革只是江阴高品质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2019年10月,江阴出台《江阴市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意见》,明确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紧紧围绕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评价改革等方面”,全面组织实施六大行动:凝练现代化的学校文化、建设高品质的学校课程、打造高质量的“三力”课堂、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建立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建成一批质量更有保证,内涵更加丰富,保障日趋完善,社会满意度达到新的水平的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
据了解,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每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高品质示范学校每三年申报一次、评估一次;优质特色学校建设作为高品质示范学校建设的一部分,每一年半申报一次、评估一次。江阴市级不设立普通高中高品质示范学校的创建项目,普通高中参与江苏省和无锡市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和评估,参与江阴市优质特色学校的建设和评估。
“近年来,江阴出台了高品质学校和特色优质学校评估标准,积极引导中小学、幼儿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让每一所学校真正成为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乐园。”江阴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史建青说。江阴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优、以评促强”,通过诊断、鉴定、指导,帮助学校准确定位,完善建设规划,深入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与挑战,促进学校形成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整体提升方案,取得了同行广为认可的建设成果。
目前,共45所学校被列入江阴市首批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虽然这只是一个“县级荣誉”,但政策驱动带来的基础教育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王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