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聚焦

新冠病毒变异呈加快趋势,免疫逃逸问题暂未发现

现有疫苗对多种变异株仍然有效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1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全球疫情形势相当严峻、复杂,新冠病毒变异总体呈加快趋势。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变异频率从千分之0.1上升到千分之1.3。“变异病毒”能否尽在掌握?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给出了明确回应。贺青华表示,目前研究没有发现新冠变异病毒有免疫逃逸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研究数据显示国产灭活疫苗对在英国、南非、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均有效。

  贺青华提示,近期全球范围内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国家数目在增多。英国发现的变异株已经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南非发现的变异株已经在8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巴西发现的变异株已经在45个国家和地区发现。

  “尤其是新近印度发现的变异株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已经至少有4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该变异株的存在。”贺青华表示,随着境外疫情持续扩散,不排除还会出现新的变异株。

  关键时期,最有效的应对之举仍然是加快疫苗接种。疫苗虽然并非百分百有效,但更要认识到,大规模人群接种疫苗绝大多数情况下仍有效。“已有一些研究数据显示,即使在接种疫苗后感染新冠,体内病毒量也偏低,有助于减轻症状。”邵一鸣表示。

  记者了解到,针对未来病毒变异可能超出“可控范围”的特殊情况,相关各方也做好了应对。

  事实上,现有疫苗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仍然有效给人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窗口期”。牢牢把握住“命运的咽喉”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

  对于国内,专家呼吁各地要抓紧落实好重点人群应接尽接、健康人群应接早接工作。对于国外,有能力的国家要抓紧推进各自国民的疫苗接种。“只有全球都建立起免疫屏障,才会从根源上阻断病毒变异,尽早结束疫情。”邵一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