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一包三改” 敢为人先的致富之路

  点点改革之火,燃遍苏南大地。

  古色古香的吴文化公园内,一座涵盖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历史的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静静伫立。这是一座2018年12月开放的纪念馆,总面积6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一包三改”时期的报纸、物料,串联出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人民“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魄力。

  踏入馆内,历史的气息自1978年穿越而来,一个关于放权、改革,勤劳致富的故事,凝练成一张名为“苏南模式”的图卷,在馆内徐徐铺陈。

  一簇闪烁的改革星火 “一包三改”试点诞生

  1978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改革之星火在中国大地上闪烁。这一年的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村民用摁手印的方式,签订“大包干”契约,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历史的洪流裹挟着人民的丰富创造力滚滚前进。1982年秋天,堰桥乡党委学习小岗村,在农村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农民积极性提高,实现了大丰收。

  农业上尝到“包干到户”的甜头,那么这种方式上能不能在工业上试试?这一试,就试出了后来闻名全国的“一包三改”。工业要改革,到底怎么改?那时候中央还没有具体的文件下达,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一年,堰桥乡有20多家企业亏损。11月,堰桥乡党委提出了承包责任制“死上交,活报酬”的方案,将经营权下放给真正懂经营的人,结束“外行指导内行”的生产局面,并为工厂订立目标:每年上缴一定额度的利润,多出来的资金允许工厂内部分配。

  累计亏损5.74万元的堰桥服装厂第一个成为方案的试水点。改革之前,服装厂仓库里面存满了衣服,不知道往哪儿卖,工人的工资也开不出来,大家干活的积极性都不高。决定改革后,堰桥服装厂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通过“竞选演说”和职工投票,聘用裁剪师傅杨汉斌为厂长。

  杨汉斌当选厂长后,采取“定额计件制”“质量奖勤制”“检验制”等一系列考核指标,对工人下达任务。多劳多得的方式被确定,仅一个月,亏损了三年的堰桥服装厂首次扭亏为盈!

  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奇迹,仅49个人的小服装厂的改革经验立刻被推行到大厂,1983年1月,一个大型的橡胶厂改革也试点成功,橡胶厂较好地完成了指标任务。

  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 将“一包三改”推向高潮

  那时的民谣这样唱:“一包三改”创新路,三大弊端大胆破,经济翻番高速度,人民走上富裕路。这一年,堰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翻番,工人收入成倍增长。

  “一包三改”究竟是什么?1984年3月,时任无锡市委市政府顾问郁谦带队来堰桥调研,他把堰桥改革的核心内容,归纳为“一包三改”。“一包”,指的是厂长、经理经济承包责任制;“三改”指的是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改掉终身制、改掉铁饭碗、改掉大锅饭。

  4月,“一包三改”在无锡市推广。工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不久之后,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专程来堰桥调研,5月25日,江苏省委发文,在全省推行“一包三改”经验。

  将“一包三改”推向更高热度的,是一篇文章。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报眼处刊登了一篇名为《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的文章,介绍了堰桥通过全乡全面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4%,全乡人均收入翻倍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颜世贵。

  1984年初,颜世贵听说无锡有一场关于全市改革举措的座谈会,立刻赶来踩点。会后第二天,他采访了乡党委和堰桥几家树立为改革典型的乡镇企业。稿件发出后,在全国引领“一包三改”的风潮。

  经过媒体的报道,堰桥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小岗村”,曾有二十万人前来学习。改革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大发展。无锡农民创造的“一包三改”,是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大推动力。

  一种排除万难的精神 从“一包三改”走向“苏南模式”

  领跑担当并非易事,尤其是推行新事物,总是充满重重阻隔。起初,外界对于“一包三改”的举措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在小服装厂、橡胶厂试点成功后,一封封“人民来信”“控告信”不断,堰桥乡领导和承包者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县委书记温耀邦了解情况后,冒雨连夜赶到堰桥,他说:“无锡县委支持堰桥的所有改革行动,党是你们的后盾。你们要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改革取得成功”。在无锡市委、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堰桥乡党委领导顶住压力,坚持改革。

  历经改革,1986年,堰桥乡的多项数据相较于1978年实现了翻番:工农业总产值上升了将近6倍,社员人均收入翻倍。这场改革为无锡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正是从“一包三改”中发源。

  “一包三改”一楼的展厅内,陈列着当年经过改革的工厂做出的产品。其中,一件蓝色的毛衣十分吸睛。这件毛衣由无锡县毛线厂生产,即在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梅皇”牌羊毛衫。

  无锡县毛线厂是堰桥18家乡办企业之一,率先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毛线厂聘请有多年纺织经验的汪燮林担任厂长。汪燮林除了以“一包三改”模式力推改革,更做出大胆突破:他从国企聘请技术管理骨干,购买现代化的毛纺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开拓市场。

  那时,无锡县毛线厂生产的“梅皇”牌羊毛衫畅销全国,享誉中外,国民偶像——获得五连冠的中国女排也来毛线厂访问。汪燮林为每位女排姑娘赠送两套“梅皇”牌羊毛衫,所产生的广告效应轰动全国。此后,羊毛衫供不应求。

  江苏阳光集团的董事长陈丽芬、红豆集团的董事长周耀庭,都曾带队来毛线厂参观学习。1989年,阳光集团还是江阴毛纺厂,厂长陈丽芬带领所有的班组长前往无锡县毛线厂学习,并拜师汪燮林。三十余年过去,阳光集团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毛纺生产企业和高档服装生产基地,汪燮林曾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后,“一包三改”的精神凝练为“领跑担当,奋发创新”。

  历史的图册不断翻开新的一页,“一包三改”的故事告一段落。然而,以堰桥为轴,辐射出的无锡人民的奋斗故事还在进行。岁月如歌,一个仍然践行着“四千四万”精神的无锡,正以勤劳、踏实,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谱写出美好生活。

  “一包三改”人物介绍

  “一包三改”的故事中,出现了一批推动历史发展的人物。这些人物以敏锐的目光、强大的行动力,推动了“一包三改”进行,并帮助“一包三改”从堰桥乡向全无锡、全中国推广普及。

  郁谦:“一包三改”的命名者,时任无锡市委市政府顾问。

  1984年3月,郁谦带队在堰桥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调研:不仅对农村经济进行调研,还驻扎在乡办企业,详细了解堰桥的改革措施在乡办企业的运行情况。当时,堰桥党委总结了四句话:分田到户搞承包,商品经济大家搞,勤劳致富政策好,有柴有米有钞票。郁谦认为总结得好。郁谦善于发现、提炼、总结,并形成调研报告,向无锡市委、江苏省委汇报,引起了时任省委书记韩培信的高度重视,并称赞“无锡堰桥‘一包三改’”搞得好。这是无锡领导干部勤奋踏实、开拓创新的品质表现。

  颜世贵:“一包三改”的推广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1983年堰桥的改革势不可挡,经济发展迅猛,这引起了颜世贵记者的高度关注。他几次到堰桥来采访,积累了许多一手的资料。然而当时堰桥的改革尚在摸索阶段,中央到地方也没有出台这方面的文件和政策。体制能否推行,在当时还属于“未知数”。堰桥党委改革的初心是:让百姓生活富起来。“一包就灵”,屡试不爽。颜世贵目光敏锐,有着记者的洞察力和职业的担当。1984年4月,颜世贵大胆向报社提交调研文章《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此文章随之发表,在全国引起轰动。

  宝哥说 党史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寻访红色地标全媒体新闻行动第十二站,来到了位于堰桥吴文化公园的“一包三改”纪念馆。

  顾问 接玉松 / 文字 崔欣润 / 供图 “一包三改”纪念馆

  无锡日报社、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