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自去年正式开园后,位于江阴高新区的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一直“动作”频频,不仅进驻了谷田铝塑膜等一大批优质项目,最近还引来中科院院士丁汉教授团队参与的江阴市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曾经‘散乱污’企业扎堆的老厂区,历时三年改造,成了智能制造新高地!”江阴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这里将打造成为江阴乃至全省低效产能腾笼换凤、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典范。
向存量要空间,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江阴工业园区改造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前不久,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大会战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该市计划按照“一年启动、二年主攻、三年总攻”的目标进度,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拆除危旧厂房、整治提升老旧园区、新建现代产业园、下转第2版>>>
决战园区改造,改出产业升级新空间
上接第1版>>>复垦复绿建设用地等改造方式,经过三年努力,基本改变各类工业园区小、散、重、乱、弱的发展现状,盘活存量土地2.5万亩以上,腾退整治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低效工业用地2.5万亩以上,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土地利用高效、配套设施完善、产业质态良好”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新格局。
推进江阴老旧工业园区“老树发新芽”,“三年行动”实施办法中拟定了政府挂账收储、政府直接征收、企业长租自管、企业自主改造、镇(街)村联动开发等八种模式,这为升级改造指明了方向。江阴各镇街已开始大胆探索、自创路径,除了高新区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之外,新桥工业园区已完成前期的梳理排摸,目前已关停亩均产出一万元以下低效企业7家,并启动沿线环境提升改造;澄江街道与奥丽雅鞋业已签订土地收储协议,布局新华工业集中区升级准备工作。“新规划改造的工业园区,每一个都必须带主题,实现特色发展、集群发展、错位发展,开启产业升级新空间。”该市相关负责人说。
只有对标新发展理念,江阴的工业园区才能汇聚创新动力。当前,江阴12个镇街平均每个镇街的高企数量不到30家,这与镇村工业园区内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的缺失不无关系。根据“三年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量增质,临港开发区夏港街道已计划在村级工业园新沟工业园先行先试,将其打造成科创载体,目前转型升级方案已经出台,
在鼓励园区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或联合开发进行标房改造、产业升级的同时,江阴也在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助推园区转型升级,江阴农商行设立了不少于30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镇村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此外,该市还将完善工业园区土地审批方式,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一窗化”受理审批机制,加大对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的审批服务力度。
(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