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奋力构筑产业新高地。今年以来,我市各地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对接、加强协调、强化保障,以重大项目建设新成效展现产业强市新作为,努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赛道上领跑在前。
梁溪
多措并举, 项目建设攻坚克难
本报讯 “办好土地证才过了两天,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出乎意料得快!”随着扬工路上中物达大数据产业园项目的开工,江苏中物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敬军带领他的团队也开始了现场办公。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原本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在扬名街道的协调推进下,多部门协同“作战”,中物达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这也意味着该项目可以提前一年投入运行。
为了让更多项目加速推进,5月26日,梁溪区召开重大项目招引建设推进会。围绕攻坚一批招引项目落地、攻坚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攻坚一批项目建设投产,梁溪区将从洽谈、签约、开工,到投产见效进行全流程无缝对接,形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强大合力,提高签约落地率、落地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按期完工率、完工项目按期达产率。
据了解,梁溪区级层面将计划成立一个投资服务专班,由区领导、区发改委、统计局、住建局、审批局、城管局、水利局、自规局和属地街道组成,将为在投资申报期的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属地街道则当好“店小二”“护航员”,通过提前介入、代办帮办,以服务促项目推进,促投资落地。(乐章)
锡山
超前服务,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本报讯 “一天发五证”“拿地即开工”“速度令人惊叹”,不少来锡山区投资的企业负责人为这里的审批效率打上了这样的标签。构建起如此高效快捷的行政审批环境,正是归功于该区推行的政务服务品牌——“超前直通车”。
锡山区将创新审批方式作为核心驱动,在重大产业项目未进入审批环节前,由行政审批局会同审批职能部门、代办员召开项目推进会,根据项目开工时间倒推审批进度,确定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提前解决项目审批中容易出现的关键问题。以拉普拉斯半导体项目为例,项目负责人在方案设计阶段便与相关部门协调,提前一步指导修改,在正式审批时得以一次通过。得益于“预习”,审批环节由原来的12项减少到7项、审批材料由原来的30件减少到18件,走完一套审批流程仅仅花费6天时间。
与此同时,锡山启动了“容缺受理+企业承诺”机制,在预先厘清“容缺受理”可允许事项的基础上,对项目多个审批流程进行合并办理,使项目获得“秒批”。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变“串联”为“并联”的审批流程再造,全力推进项目加速开工。得益于此项机制,新聚力机车部件、贝恩外科器械等4家企业同时在一天内拿到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不动产登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环保备案5张证件,成为“拿地即开工”的典型。
(高漪玮)
滨湖
政策“引擎”,提速生命医药产业
本报讯 5月19日,江苏永展贝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举行竣工仪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从签约到开业,速度之快,让江苏永展贝康科技有限公司喜出望外。
让优质项目引得来、建得快、发展好,前不久,滨湖区出台了《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生命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成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的政策“引擎”。瞄准新药研发方向,依托药明生物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集聚一批上游的新药研发企业,着力形成总部经济集聚的发展模式;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在影像诊断、慢病监测、辅助诊疗、样本处理等领域,重点引入一批器械研发、软件开发及其配套的项目,打造集研发、产业化及快速临床转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关注医疗服务,重点建设或引进引入具备科研、医疗双重属性的医院,能够提供第三方检测业务的企业、提供临床服务的企业以及康养、医美等服务机构。据介绍,到2025年,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将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00家,实现总市值超万亿元。(周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