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京东、天猫、苏宁同日开启“618”大促,活动将持续近一个月,堪称“史上最长618”。作为年中大规模购物促销季,“618”已成为上半年最重要的消费战场,也是各大商家和平台比拼的竞技场。产业结构升级、细分定制产品上新、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今年“618”大促正呈现更为多元化、高效化和便捷化的消费新趋势,同时电商平台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那么,面对商家的卖力吆喝,锡城市民是否买账?
“定金人”今年不熬夜
5月24日晚8点,淘宝天猫开启了“618”预售环节,消费者可提前预付定金,在6月1日支付尾款。相比往年,今年线上“618”预售时间更为提前,战线也拉得更长,持续近一个月。预售时间的改变,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者。家住孔雀城的市民高敏敏告诉记者,前些天她频繁收到大量的促销短信,才发现今年的“618”预售提前了。“以前的‘618’我总是要等到凌晨才能抢购付定金,今年提前了4个小时,终于不用熬夜了。”小高表示,预售当晚,她在好几个直播间抢货,下单了不少心仪的产品。“今年年中促销季的优惠补贴力度也很大,可以说让消费者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实惠。”
数据显示,天猫预售开启当晚,不少商家都收获了“开门红”。小米、海尔等十个品牌店铺直播间5个小时内销售破千万元;林氏木业预售开启两个半小时,业绩超过去年全天;药妆品牌依泉的单品成交额已破千万元。
有电商平台的商家表示,虽然预售首日的节奏发生了变化,但是直播转化率、成交总量等多项数据都超出了预期。“今年平台精简了活动玩法,没有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叠加优惠,消费者的决策链路明显缩短,所以下单付钱更爽快,也带来了超预期的成绩。”该商家还表示,现在大促节点越来越靠前,除了可以促进销售,还能有效缓解电商平台的支付压力及快递的配送压力,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线上大促亮点纷呈
记者了解到,今年线上“618”大促亮点多多,不仅有实实在在的商品,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新型服务。
最近家里正在装修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个“618”他在某电商平台上下单了墙面粉刷服务。“平时上班比较忙,没有时间出门找粉刷师傅,现在网上提供这样的服务,只要预约就有师傅上门。对我来说,省时又省力,十分方便。”如今,国内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进步,居民消费开始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今年的“618”,打造“商品+服务”的一体化消费场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服务消费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新动能,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除了不断创新的服务消费,今年“618”不少电商平台依托供应链和数字技术,着力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据了解,今年菜鸟“预售极速达”覆盖全国300个城市,消费者下单后最快几分钟就可收快递;不仅如此,中大件预售商品也首次被覆盖,“晚上下单,早上收货”成为菜鸟供应链服务全品类的可选服务。
线上“618”购物节热火朝天,线下实体商店又有哪些动作呢?日前,记者走访了海岸城、八方汇、八佰伴等多家购物中心,发现与线上购物节为期近一个月促销不同的是,线下实体店的优惠活动分为多个节点,如儿童节、端午节、年中大促等。眼下,不少购物中心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做准备。“我们现在正在筹备和宣传儿童节的活动,之后就要准备一年一度的周年庆。”八方汇策划部负责人朱文焕向记者介绍,与线上大促主打性价比不同,线下促销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消费者来说,参与度更高,体验感更好,互动性也更强。“从我们以往举办的大型促销活动情况来看,活动期间都会创下不错的客流量和销售业绩。现在,部分消费者愈发注重体验,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我们也会充分利用实体店的优势来围绕顾客需求打造定制化的服务。”
消费者心理日趋成熟
尽管今年“618”折扣活动多、优惠力度大,但记者了解到,不少锡城市民对线上促销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现在网上的促销太多了,时不时就有,一会是女神节,一会是母亲节,过几天又有别的节日。就算错过了这次活动,说不定下次的优惠力度会更大。”市民王倩告诉记者,她前些天刚在天猫“520”的活动中买了不少东西,现在又开始“618”的预售,自己也没精力去“薅羊毛”了。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度制造消费节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已经疲惫,特别是当前打折促销成常态,购物节已愈发淡化。“我认为,举办购物节的初衷就应该是共赢。对于平台和品牌方来说,不应设置太过复杂的规则去耗费消费者的精力,应该多一些实在的优惠给到消费者,才能抓住商机。特别是现在,消费者面对购物节的心理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沉着从容、趋于理性,只有让购物节成为真正无套路的节日,才能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该人士还提醒,每年的购物节都是电商平台各类消费纠纷案件的高发时期,消费者最好提前查看价格进行比对,防止价格猫腻。如果遭遇到纠纷,消费者应保留好与商家的聊天记录、促销页面信息等消费证据,并在第一时间与卖家或电商平台联系,积极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尤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