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百亿”话题引发热议。据报道,过去一年约有200多万用户购买临期食品,其中以年轻人为主,包括大学生、二三线城市上班族等。一盒售价15元的曲奇,作为临期食品打折促销,只要8元就能买到。便宜划算,成为不少年轻人选择临期食品的理由。
现在,无论是在各大超市、社区小店还是电商平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临期食品的身影。由于保质期临近,一些在平日里并不便宜的食品就会被商家以“白菜价”在线上线下售卖,颇受消费者青睐。对商家来说,打折出售临期食品,不仅能盘活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还能减少损失、节约经营成本。同时,在倡导勤俭节约的当下,购买价格低廉的临期食品,于消费者而言,既能减轻钱包负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食物浪费问题。可以说,临期食品的热销,反映了现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与进步,也实现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
虽然临期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就目前来说,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需要警惕存在的一些隐患。比如,有不法商家会替换食品保质期标签,将过期食品充当合格产品出售,还有的商家不注明临期食品的折扣信息,使消费者知情权无法保障等。因此,要保障临期食品质量安全,亟须多方形成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提高监管水平,对临期食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可追溯系统,同时要大力打击不法商家篡改食品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守好食品安全的底线。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切勿贪图小便宜而忽视产品信息,购买临期食品时一定要看清质保期,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还要增强维权意识,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