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三位教师同上一堂融合课

探索延展跨界思维新方法

  新教材启用已有一年,面对课程改革对师生的共同考验,学校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呈现哪些变化?近日,在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学科研究中心,来自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地理老师成韬和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化学学科组组长林雁、生物老师曹露共同上了一堂以土壤为主题的融合课程。

  “融”之有道才能减少“排异反应”

  去年,成韬和曹露就以“地球的历史”为题讲授了一堂融合课,此次课堂是她们的第二次合作,化学老师林雁的加入让融合课堂再度升级。

  为何以“土壤”作为融合课程的主题?无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一女中教科室主任王荐介绍,虽然“土壤”主要出现在地理教学中,但其中有化学反应和生物介入的过程,三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土壤相关问题。

  与去年的融合课程相比,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土壤形成因素中生物作用的讲解让成韬感觉到了压力:“去年以时间为主线就可以串联课程,今年挑战更大了。我们准备了两个多月,一起开会讨论了9次。”最终,这堂融合课以问题为导向,从土壤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出发,结合土壤物质组成等化学相关知识和生物对其的影响分析,将土壤的“奥秘”揭晓给在场学生。

  融合教学不能只融合“形式”,更要深度融合内容,体现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才能减少学生的“排异反应”。江苏省中学灾害地理教育研究所负责人、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教研室主任李树民老师说,融合课并非“平均用力”,而是以一门学科为主导,其他学科镶嵌渗透,起到辅助作用。这堂课上,学生们以显微镜观察土壤晶体,用焰色试验验证土壤成分,从而直观深入了解土壤。王荐认为,今年的融合课程较往年做出了更深度的探索,学科融合更为深入,体现学习方法的措施更为多样。

  “老”带“新”,在课改最前沿提升教学素养

  课程改革实施已有一年时间,新教师的“阵痛”体验更为明显。成韬与曹露入职均不足三年,成韬坦言,“土壤”作为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可借鉴的经验很少。此次林雁老师的加入,为她们上好这堂课注入了“强心针”。“骨干老师和青年教师相互协作,不仅能助推青年教师站在课改前沿,还能共同蜕变。”成韬认为地理是一门注重“情境式教学”的学科,此次合作帮助她打通了学科融合的“任督二脉”。

  前期备课中,两位非地理学科的老师,都阅读了许多土壤知识相关的书籍。“只有我自己的储备丰富了,我才敢来讲课。”成韬说。林雁的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但成韬笑称林老师为“好奇宝宝”。“学无止境是此次融合课堂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林雁说。

  “我们的融合是为了不融合。”王荐介绍,融合的深度取决于教学素养,而对教学素养的最高要求有三“通”:古今贯通、文理兼通、中外兼通。当老师素养逐步提升后,一个老师就能承担多门学科老师的教学责任,“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一师多能,老师能够应用其他学科的技能知识,解决本学科的核心问题,还能实现跨学科教学。”王荐坦言,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学校和老师也一直在探索和前进的路上。课程结束后,他们将总结经验并继续推广到日常教学中。

  学科融合,“大势”趋向何处?

  李树民表示,“学科融合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选择,其中大有乾坤。”他告诉记者,学科融合不仅要求老师提升课程执行力、教学现场力,延展专业技能,还对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出挑战。他表示,融合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界思维,引导他们形成辩证多元的创新思想,提高实践能力。立德树人需要课程育人和学科育人,而任务驱动、做中学的形式则是实现课程育人与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以此次课程为例,许多思政内容被扎实融入其中。老师以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印证土壤改良的思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引用古代农业书籍中关于土壤治理的语句,结合科学与人文,增强文化自信。

  融合课程的讲授能让学生形成“大科学”的综合思维,并应用到多门学科的学习中。市北高中高一(3)班的学生朱辰说,这堂融合课不仅让自己对土壤的认知更为透彻和全面,也让自己明白学科之间有依赖性,解决问题绝不能只从一个学科出发。朱辰尝试日常学习中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将化学元素融合进生物的学习。

  (杨涵、实习生 吕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