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我市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出的60个“红榜”村本周将获市级奖补1200万元,25个“黑榜”村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已完成整改。“农村人居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有序,需要专业化管护支撑、村民改变随手堆的生活习惯,‘红黑榜’无疑是实现长效管理的‘助推器’。”市农口人士说。
此轮整治对村庄风貌、垃圾、水环境、道路、路灯、绿化、田容田貌等管护都提出了细化要求。走进锡山区厚桥街道中东村戴更上自然村,只见10余幢白墙黑瓦的农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房前屋后没有乱搭建,电线杆上也没有小广告,妥妥的“红榜”村模样。
村委副书记弓艳萍说:“‘红黑榜’由第三方分批随机抽查产生,倒逼我们彻底整改。”整治前,中东村路边、屋旁有很多东一堆西一堆的杂物,600多户村民有200多户都在屋旁养了鸡鸭。15名村干部对18个自然村分片包干,和担任“清洁长”的村民小组长一起到村民家里宣传。经过约2个月、1000多次走访,1000多只没有按规范圈养的鸡鸭被整治掉了。
很快,他们发现,光靠一次整治,村庄环境难以长久干净整洁。他们集思广益引进了专业保洁公司,对村庄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管理养护,发现乱堆放、乱张贴、乱涂写等现象半小时内就会赶到现场处理。对于500亩梨树修剪下来的杂枝,他们购买了农业废弃物粉碎机处理后还田。同时,他们健全网格员、“清洁长”监督巡查机制,一发现问题立刻拍照上传工作群,保洁员若未及时处理将影响绩效工资。“保洁专业、监督到位,村庄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弓艳萍说。
在江阴周庄镇倪家巷村,门前屋后“三包”积分制推动村民养成了自觉维护村庄环境的习惯。“近几年村集体投入上千万元治理村级河道、开展雨污分流等,但去年之前,村民几乎都在门前统一新建的花坛里种菜,屋旁有不少杂物棚,田里收上来的秸秆随意堆在路旁,环境建设成效大打折扣。”村委副书记陈劲松说。去年,村集体一方面动员村民按要求管好自家环境,一方面推行积分制,每个月根据网格员检查情况对每户农户打分,达到要求的每户奖励100元。仅两三个月,村里就不再有乱堆放现象,花坛里看不到一棵菜,倪家巷自然村也当仁不让上了“红榜”。
“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抽查、‘红黑榜’评比继续进行。”市农业农村局人士说。与去年不同,村庄除了要达到干净整治有序标准,交通沿线和重要节点周边村庄环境要按更严要求整治、接受抽查和评比,“黑榜”村或将受到惩戒。(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