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成了网络热词。如今多个大人围着一两个孩子转的家庭结构使得给孩子的保护成倍增加。但记者发现,有的家庭对孩子保护过度,反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科学保护孩子,部分家长还需学习。
无死角避免孩子受伤
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现象常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市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元元(化名)参加了学校的科学社团,在学习使用美工刀制作动植物切片标本时却遭到了家人反对。元元的家人都不同意他用刀,理由是美工刀太锋利很容易划伤手。不仅不让孩子在家里用,元元的家长还提醒老师,学校不该给孩子使用这么危险的工具。科学老师很无奈,制作切片是他们社团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美工刀是一件必要工具。这位老师说:“家长对学校使用器具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我们就尝试用其他工具代替美工刀,但效果并不好。”最终,学校和所有参加社团的家庭沟通,得到家长书面同意后才继续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
采访发现,孩子在家庭中被过度保护并非个例。一位幼儿园老师透露,家长往往不舍得孩子磕碰,避免将孩子置于任何“危险”环境中。曾经有位奶奶在孩子小班入园时特地叮嘱老师,他们从没让孩子走过楼梯,如果要上下楼梯老师得帮忙背一下。
过度保护副作用不小
担心孩子受伤,防撞条、防夹手门挡、地垫等就成了不少有娃家庭的标配。采访发现,一些家长特别是祖辈为防止孩子在运动中受伤,减少了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认为这样才安全。但专业人士表示,过于安全的环境反倒不利于孩子学会辨别、规避危险,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身体协调性差、胆小、自理能力弱等问题。受访的幼儿园老师直言,被过度保护的孩子运动能力往往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我们会重点关注这样的孩子,难度大、挑战性强的体育游戏会考虑让不让他们参与。”
过度保护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可能波及更多人。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尤其是个别家长因孩子在校受到小的磕碰而质疑管理、活动安全性等,影响学校活动开展。我市体育老师郭培鑫坦言,学校有了顾虑后会减少学生的对抗性运动,“体育也是一种挫折教育,减少了必要的活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撑起“保护伞”
家庭如何为孩子撑起“合适”的“保护伞”?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在家庭保护方面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在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馨萍看来,家长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明白,无法事事周全,经历才是孩子最好的养料,保护应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而非拘泥于眼前。“家长往往从自身经验出发本能地保护孩子,把自己对伤害的认识、对挫折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刘馨萍认为,简单用“不可以”禁止孩子做出危险行为无法消除危险。科学保护孩子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学会使用“危险品”,培养应对伤害、困难的积极态度,学会应急处理的技能。
家长包晓峰坚持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小伤小痛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危险。他把儿子在学校里手指被直尺上的圆孔卡住的经历作为教育素材,引导孩子做事要思考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一直为孩子撑‘保护伞’,而是帮助孩子自己撑起那把‘伞’。”包晓峰说。(陈春贤、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