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集体资产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事关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从源头上堵住“三资”管理漏洞,近年来,我市各地持续强化对农村“三资”的管理和监督,通过规范村(社区)“小微权力”运行、开展专项督查、建立“三资”监管平台等方式,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
江阴
打通集体资产监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刚开始是帮一个亲戚拉存款,钱转出去再转回来。办了网银以后,两个密钥都在我手中保管,我既能操作,又能审核,等同于无人监管。”不久前,江阴市长泾镇泾东村原出纳夏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了江阴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阴市纪委监委把监督“放大镜”聚焦在农村,查办了一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
强化村级集体“三资”监管,江阴市纪委监委对村级集体资金违规出借、资产资源出租问题等进行了专项监督,制定了村(社区)“小微权力”规范公开透明运行的工作意见,打通了农村“三资”监管整治“最后一公里”。“e银通”结算系统、“户户通”电子化监督平台……一系列举措做细做实了农村“三资”监管工作,遏制了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做大,从源头上防范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为壮大集体经济夯实了基础。记者从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多年来,江阴村级资产规模、村级收入总量持续位居无锡乃至全省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九年保持全省县级第一,一季度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3元,增长16.5%。
(唐芸芸)
宜兴
多措并举管好村级“钱袋子”
本报讯 “以前,村务公开栏内的一大堆数字,没有财务专业知识,实在看不明白,在公开栏看时间长了还担心村干部有想法。现在,从家中电视上就随时可以查看村里财务支出的每一张票据,对财务情况掌握更直观具体,我们也就更放心了。”谈起村务公开,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村村民李先生说。
如今,随着宜兴“三资”监管户户通平台的上线,农村集体“三资”实现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有线电视和手机等渠道,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监督村(社区)“钱袋子”,切实提高了村民监督党务、村务、财务等“三务”的参与度。
除此以外,结合纪检监察巡察工作的全面推开,按照“三年全覆盖”的要求,宜兴对全市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开展专项审计。目前,宜兴已对170个村实施了财务审计,并强化审计结果的应用,列出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倒逼基层各级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管好村级财务“一本账”。
针对近年来村级巡察、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发现的镇村工程中存在的招投标、小额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宜兴对投资概(预)算在2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全面推行镇级代建制,由镇(街道)代建办负责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建设管理,项目建成后交付村集体,实现项目建设和使用的建管分离,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投资效益。
(蒋梦蝶)
惠山
从严监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本报讯 近期,随着5月份161.44万元社区集体资产的追缴完成,惠山区钱桥街道“双清”工作进入尾声。“目前,131个资金类问题已整改完成127个,2063.99万元问题资金基本收缴完成。”钱桥街道农办相关负责人说,剩余4个欠交问题已进入法律诉讼程序,本月底将完成整改。
为防止村(社区)集体资产流失,去年5月12日,惠山区成立了专项清理工作小组,对村级集体资金违规出借、资产出租欠收问题开展“双清”整治。从区农业农村局获知,截至5月31日,全区971条涉及金额2.93亿元的资金类问题,已整改完成845条,涉及金额2.75亿元。
“双清”查历史, “三资”平台助增收。据了解,自2018年惠山区先行试点建立“三资”监管平台以来,102个村(社区)在去年年底已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各村秉持“应进必进”态度,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操作每笔投资、出租等交易,每笔新增或是到期的合同都可在平台上查询明细。村民也可通过村里的电子公示大屏以及手机端“户户通”平台,随时随地查看村集体资产变动情况。与此同时,网上公开竞价也使村集体资源在受到监管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公开竞价,蒋巷社区出租的厂房价格从原先的每年每平方米160元涨至200元,一年就为集体经济增收140多万元。”前洲街道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集体资产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郭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