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飞慕生物:智能黑科技守护公共卫生

  不久前,江苏飞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锡举行新产品发布会,一项“黑科技”——用于厕所保洁的机器人备受关注。而后,江苏飞慕便在江阴落地了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项目。“这是全球第一家专门从事公共卫生间自动化保洁设备研发制造和公共卫生间运维的公司。”作为科技部评选的新冠防疫技术大赛优胜领军人才,企业CEO史春龙博士说,这意味着飞慕从公共卫生间建设端迈向了服务端。

  “‘厕所革命’不仅仅需要洁具更新,更重要的是全产业链的革命。”从2002年开始接触公共卫生间领域,史春龙团队研发的泡洗式洁具因节水、隔菌、隔味解决了冲水难、气味大等问题,已被全国不下一千座卫生间应用。但在史春龙看来,这只是“厕所革命”第一步,“一个充满人性的艺术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厂、一个大型智能保洁机器”才是终极目标。

  向着无人值守、全自动保洁的目标进军,飞慕的在研产品已排到2026年。经过3年的设计和探索,史春龙团队首先开发出了固定导轨保洁机器人,做到了“一客一保洁”。“该机器人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算法和特殊环境适应部件技术,对厕间地面进行自动化清扫,除可减轻一半人工外,还可对人体状态进行感知,如遇有人倒地,会在一分钟内自动报警。”史春龙介绍,此机器人已经在江苏、浙江等地接连投入使用。飞慕采取的机器人投放和卫生间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充分保证了整体环境的持续高标准。

  “好的公共卫生间是智能的,更应该是低碳生态的。”史春龙给记者估算,仅国内35万座公共卫生间,每年排放的有效尿素量高达130万吨,磷钾成分80万吨,如果能就近转化为有机肥将直接减少42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因此,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关,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对便污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在无需花大量资金建设管网的情况下,把污水直接转化成商品级有机肥。

  飞慕打造的公共卫生间已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厂。史春龙告诉记者,这样的“工厂”正陆续在江浙沪等地铺开。在新产品发布会上,与会朋友都收到了一份来自这些工厂的“特别礼物”——商品级有机肥。“和普通有机肥相比,‘工厂’生产的有机肥有机质超过普通商品有机肥的两倍,对提高土壤地力有更好的效果。”史春龙说,像这样的有机肥,一个大型公共卫生间每年可产生120吨,解决周边600亩农田的用肥需求。(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