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发布厅

聚焦沂蒙老区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党媒社长(总编辑)沂蒙行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肖劲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王慧、刘文超

  6月9日至10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山东省报业协会、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全国党媒社长(总编辑)沂蒙行活动在临沂市举行。

  120余位来自中央各媒体及各省、区、市党媒的社长、总编辑、报界精英赴会并将目光聚焦沂蒙老区的高质量发展,感受体验沂蒙人民的美好生活,分享交流全媒体时代党媒融合发展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党媒力量”。

  直播电商“红红火火” 引领临沂商贸转型升级

  6月9日下午,参加全国党媒社长(总编辑)沂蒙行的媒体人与热闹的“兰华电商616节”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大家来看看,这套衣服的配色特别高级……”“要吃适合自己的食品,要有选择……”“看我画一下,这眉色自然吧……”从衣服、食品、化妆品到摩托车等,直播“网红”们面对着直播平台的观众和媒体镜头,热情洋溢地介绍着自己带货的商品。很快,“记者遇网红 临沂来圈粉”的采访视频就被来自滨州的记者迅速地传到了网上。

  临沂商城起步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四十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和北方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被授予“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荣誉称号。近3年来,在临沂商城庞大的市场和物流支撑下,直播电商在临沂得到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临沂商城已建成各类电商园区38处,各类电商和信息平台40个,发展网商商户11.79万户,12万电商从业者在临沂这热土创业拼搏。临沂商城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其中,快手的临沂注册商家数居全国第一,交易额居全国前三,部分月份达全国第一。据了解,临沂商城5大名主播一个月带货7.7亿元,上榜全国前50名。

  “我们这次参观的临沂进出口商品城,正是兰华集团打造的,现在已经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购物、艺术、博览、跨境电商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随着讲解,媒体团的成员们了解到,兰华集团借力“互联网+”,整合所属各产业,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电商发展之路。

  在临沂进出口商品城的各个展厅和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直播卖货的主播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媒体人纷纷在现场拍照,并通过镜头和粉丝打招呼。“以前对临沂的印象,都是从革命事迹、红色故事中了解到的。来临沂后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临沂已经是整洁美丽又现代化的城市,二是没想到临沂的商贸物流竟然如此发达。”国际商报社综合办公室主任、新媒体新闻编辑部主任王瑄说,她是第一次来临沂,这次参观让她对“南义乌,北临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相信临沂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贸人士、游客。”

  蓬勃兴起的商贸新业态,也直接促进临沂商贸产业的不断扩张。“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创新提出了临沂商城‘商、仓、流’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一带一路’东方商都。”在临沂商城新动能展厅,媒体人看到了临沂商城转型升级的突出成绩。

  “临沂的变化发展令人震惊。尤其是商贸物流的转型升级,跟临沂这个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带动着城市的全面发展。临沂整个城市气质都不一样了,让人很佩服。”消费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丁说,临沂有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和姿态,临沂人民敢闯敢干,这些都直接体现在临沂的经济发展上。“临沂城市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相信这个城市的未来会更好。”

  10年前曾到过临沂的拂晓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武华峰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临沂的变化真的挺大,越来越呈现出一座大城市的气派。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城市环境越来越漂亮,说明临沂的经济发展形势很好,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商贸物流城。”他说,不到临沂来看看,真想不到沂蒙革命老区发展成了现代化的都市。

  科技创新“智慧”领跑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在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来展厅的展示区,各型号的黄色大小挖掘机(智能模型)在模拟工地上“认真”地工作。在临工大数据处理中心,炫酷、科技感十足的远程操作,吸引了媒体团一行的目光。有的媒体人坐上操作椅,也试着远程“挖掘”了几次。

  山东临工是国际化的工程机械领先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及省级以上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290余项国家专利。近年来,山东临工在科技创新、产品布局、配套体系等领域逐步迈向国际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大幅提高。

  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紧紧围绕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新高地”总体工作思路,聚焦主责主业,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提升。2020年,该区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0.1%、14.4%、9.6%;成为临沂市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临沂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这样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新闻社党委副书记张明新认为,“山东临工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好,企业越做越大,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媒体团参观的另一园区是地处临沂高新区的龙湖软件园。临沂高新区也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的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高新区围绕建设高新科技城目标,狠抓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三大核心要素,努力打造全市创新驱动主引擎、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临沂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步入全国地级市20强之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说明了临沂经济发展取得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北青网总编辑刘林对家乡的成就感到激动和高兴。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我们这里的樱桃,味美可口,非常有名。”在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园区负责人向媒体团特别介绍了马泉樱桃。如今,马泉樱桃已成为沂南县铜井镇马泉山特色农业种植的代表果品之一。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是一个集林果生产研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生态旅游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休闲农业园区,这个园区将生态、田园、林果、休闲乐活、山地运动相结合,以打造综合型康养休闲产业样板园区为目标,建设了一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第三代乡村旅游产品集群,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而沂水县院东头镇,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路。该镇以3A级沂蒙风情小镇全域旅游区和峙密河乡村游乐园为载体,让传统农村蝶变为美丽乡村,让美丽乡村蝶变为休闲观光乡村,全镇近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工作。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

  还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东夷文化博物馆……从红色革命遗迹到绿色田园,从人文历史到美丽乡村,临沂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让群众得以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近年来,临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实在在探索出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用新时代的沂蒙精神诠释了实现全面小康的使命和担当,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人民日报社人民文旅首席执行官雷萍说。

  在临沂,文明建设也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2020年,幸福树四点半学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阶段,以阅读为抓手,启动“千村建书屋、万家飘书香”活动,下一步将在大部分乡镇建立“公益图书角”。“我们想通过提供高品质的课程,力争让农村孩子们都有书可读、有书爱读、有书会读,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山东省阅读推广人、兰山区十大创业女性李燕介绍,目前,幸福树四点半学校已建成公益图书角400余家,有90多万孩子从中受益,幸福树公益图书角模式也在沂蒙生根开花。

  “我以前知道临沂是革命老区,是沂蒙红嫂的故乡。走进临沂后,感觉很震撼。”中国妇女报社《农家女》杂志社社长徐旭说,临沂的风景、临沂的经济、临沂的文化等,都非常好。“从革命老区到现代新城,临沂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礼赞沂蒙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琅琊初夏,暖翠浮岚,绿意无限。八百里沂蒙大地上,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近日推出专题报道,浓墨重彩点赞沂蒙精神。从高层声音到百姓心声,对沂蒙精神的崇敬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汇集成一曲激越的壮歌。

  礼赞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

  五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随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临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弘扬沂蒙精神,强化推进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目标逐步推进、实现。临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抢抓机遇中因势而谋,在爬坡过坎中蓄势而进,在攻坚转型中乘势而上,全市经济呈现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后劲增强、活力迸发的新局面,临沂经济社会建设不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当下,临沂正行走在“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的道路上。顺着这一路前行,感受着临沂的山水、临沂的气质、临沂的速度,还有新时代沂蒙精神引领下沂蒙人民的幸福生活,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带着对临沂的全新印象,踏上新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