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4版:无锡中招特刊

秉承百年仁爱情怀

这所高中的教师有温度

  许丽娟(右)

  张长贵(右)

  陈廷华  ▲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的校友,回忆起母校的关键词总离不开“温暖”二字。他们一致认为,最暖的是校园里的老师。这里的每位老师都怀揣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默默奉献,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以仁爱的教育情怀,精湛的教学技艺,培育新时代的君子。

  许丽娟:从教二十年热情依旧

  从教20年的地理教师许丽娟始终保持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勇挑重担,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许丽娟精心备课,与学生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学工作实绩突出。2021年是新高考开考第一年,面对新课标、新高考用着老教材,学校地理教师师资缺乏的现状,许丽娟担任德育副主任的同时,承接两个高三毕业班地理教学任务还兼任高三地理备课组长。工作繁忙成常态,但在她和备课组成员的努力下,学校的高三地理成绩屡有突破。作为德育处副主任,许丽娟老师善于思考与总结,创新管理方式,主导制定了《美丽辅仁人温馨提示》《班级内务温馨提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在众多角色中,许丽娟坦言自己最喜欢做的是班主任。担任班主任12年,她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对待,关爱、陪伴他们成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她经常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或邀请学生吃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做好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她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好,获得学生和家长点赞。她一直认为,班里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心理上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每一名同学都应当受到激励。她班里曾经有一名学生高一时成绩不理想,数次想退学。被分到许丽娟的班级后,这名学生在她指导和激励下逐渐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好。

  许丽娟说,学校是她成长的沃土,学生给了她成长的动力。她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丰富知识结构,以饱满的精神投身工作迎接挑战。

  张长贵:成为学生心中一束阳光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辅仁高中教师张长贵从教10多年来已拥有各项荣誉、奖项、称号,但他始终说:“我只是辅仁高中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张长贵老师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一点两线”教学法是他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为原点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搭建好数学课堂的‘供给侧’;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利用‘问题串’不断延伸数学课堂的宽度;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张老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从走上教坛之初,辅仁的前辈们就教导我规划好教师的职业发展,从立足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张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积累、反思,在实践中逐步成了既能“教”又能“研”的专家型教师。

  张长贵从教16年,担任班主任11年,坚持把阳光和爱播撒给每名学生。2013届高三毕业班,临近毕业时有几个学生情绪紧张且不在状态。他利用办公室旁的一间空屋,让这几名学生每天在里面集中一起探讨问题,锻炼思维的同时缓解焦虑情绪。后来,这间屋子就成了学生心中的“阳光小屋”。

  陈廷华:在改革之路上低调前行

  陈廷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主持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主持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虽集多项荣誉于一身,但他依然朴实无华,兢兢业业,在生物学教学的改革创新之路上执着前行。

  陈廷华老师长期坚守教学一线,默默耕耘29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达23年,教学业务精通,教学水平高。对待教学和学生,他全情投入,严谨治学,科学施教,他创设的“经历创造式学习”模式,以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通过有效组织学生经历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文化实践、自主生命实践活动,实现深度学习,心智转换、创新创造,有效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陈老师主持了6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正式出版了教学著作5本。他指导建设的“生物科学探究基地”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并相继成立“无锡市生命科学院”“无锡市高中生物学科基地”“无锡市生物教学研究室”。

  陈老师坚持每年开设公开课、专题讲座,发挥自身特长。近5年来,陈老师在省、市级以上教科研活动中开设对外公开课和专题讲座30余次,作为多个团队项目建设主持人,他创新研训机制、精心栽培青年教师,一批青年教师在工作室中迅速成长,成为各校优秀骨干。

  不为繁华易素心,俯首无惧碾作尘。陈廷华始终不忘育人初心,扎根脚下大地,投身教改大潮,任两鬓霜白,融民族复兴之梦不变。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