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多措并举整体保护利用,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凸显连片效应

点亮133处无锡红色地标

  ​“七一”临近,匡村中学旧址纪念馆主任孙铮明的接待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他一次次为观众们讲述着“锡流”从这里出发,宣传抗日救亡,寻找党组织的故事。每一处革命遗址,就是一座红色地标。近日,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与无锡市老区开发促进会联合开展了全市红色资源普查。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拥有133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整体保护利用情况较好。探索联盟管理机制,纳入地方区域发展,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多措并举下,无锡红色地标被一一“点亮”。

  革命遗址谁来管?

  推行联盟机制

  经过半年多的普查,调查人员对无锡地区(含江阴、宜兴)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进行了全面摸底,最终确定了133处,按照事件发生地、机构旧址、人物故居、纪念场馆(陵园、碑)等分类。从时间上看,新中国成立前的遗址建筑,主要是重要党史人物故居和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机构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遗址或纪念设施,主要是战斗旧址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墓)、革命历史纪念馆。

  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明确保护责任方很重要。“以属地管理为主,都能找到主管部门。”参与调研的市档案史志馆工作人员黄杨介绍,目前,无锡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职责主要分属于各级政府、文博单位、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市政园林部门、街道(社区)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专业性强。为打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模式带来的管理标准不统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两年前,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大联盟成立。眼下,由市档案史志馆牵头,依托该联盟载体,不断完善“成果共享、主题共育、制度共创、事宜共商、活动共推”的联盟管理机制,推动革命遗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整体保护情况较好,

  连片效应凸显

  据调查,无锡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整体保护情况较好,各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和保护,能开尽开,绝大多数免费开放。近年来,无锡先后修复、重建了许巷惨案纪念馆、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培南小学)等设施,地方各级政府也越发重视将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当中。今年梅村街道将对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增设光电效果展厅,运用VR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革命纪念设施的活化利用。

  梁溪区作为中心城区,红色资源十分密集,特别是崇安寺公花园,以“第一支部”为核心,对红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形成了连片效应,吸引着不同年龄的市民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无锡党史专家建议,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应注重将其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加强遗址周边历史环境风貌整治,从历史事件、线性的角度,对红色资源连片开发,有利于形成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

  开发红色游线,

  融入长三角旅游圈

  “上午前往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接受精神洗礼,下午走进山联村看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趟下来只想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刚刚参加完党员活动的市集邮协会理事胡志辉有感而发。今年以来,无锡多地将红色旅游、人文旅游和绿色旅游有机结合。新吴区开出了红色免费微公交,沿线设有泰伯庙、党建古镇街区、二胡文化产业园、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四个站点;锡山区重点推介乡镇企业博物馆、新四军六师师部纪念馆、红豆(山联)党建馆、王莘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同步推介荡口古镇、严家桥古村等文化名片;“惠山红色之旅”整合了“一包三改”纪念馆、吴文化公园、洛社尚田小镇等文旅资源,串联起孙冶方故居、薛暮桥故居、匡村中学旧址等红色地标;日前揭晓的21条无锡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串成了一条“红色项链”。

  革命遗址是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是青少年聆听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的打卡地。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红色旅游是热点和亮点,无锡对红色游线的开发不仅丰富了无锡的旅游业态,同时加大了无锡城市文化宣传,吸引更多外地游客踏上无锡红色之旅。据悉,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中,立法设置了“长三角区域协作”专章,明确提出推动长三角区域加强馆际资源协作开发;打造长三角区域红色旅游圈等。这对于无锡而言,是一大机遇,有利于无锡与长三角城市之间加强交流互鉴,互相开放旅游市场,线路互补,信息共享,共同探索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 (张月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