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
人物
春雷造船厂最后一任厂长王山兴
既做厂长又做采购,修船最远到南京,造船最远到湖州。
链接
春雷造船厂于1956年诞生在无锡县东亭乡春雷大队(现锡山区云林街道),是我国最早的社队企业之一。该厂遗址占地面积约3.5公顷,厂区建筑现存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四座船坞和之后加建的船坞两座。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千四万
春雷造船厂拼搏中酝酿精神瑰宝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里的醒目位置,放着“四千四万”精神的标语,昭示着当年父辈们飘蓬万里、久历风尘的奋斗足迹和热血激情。
“就是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发展”!乡镇企业从其诞生之时起,便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面对早期的贫穷落后,外在的种种限制,乡镇企业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消极被动等待,而是勤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尝试,抢抓机遇。
在无锡春雷造船厂旧址,老厂长王山兴望着眼前的船坞感慨万千:“那时想进造船厂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回忆起当年的红火日子,王山兴仿佛又回到了浑身充满干劲的青春岁月。当时水运发达、船只需求大,1961年,他作为学徒进厂时,一个月就能赚到12元,这让周围的村民很是羡慕。从一开始做木船、修木船,到后来造水泥船、铁船,厂里的船只订单从没断过。那个年代,王山兴身兼多职,虽然常常累得疲惫不堪,却也风风火火很有奔头。随着业务越做越大,他的交通工具从破旧的自行车变成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开拓市场的脚步也从家门口的运河边、太湖畔遍布到了扬州、南京、湖州等地。一家不起眼的小厂子树起了中国乡镇企业第一杆大旗,“四千四万”精神在悄悄萌芽。
“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改革开放以来,“四千四万”精神成为无锡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力量源泉。
步步用心,步步出新。这才有了一场从“田头”到“厂头”的改革创举,有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探索出闻名全国的“一包三改”改革经验;这才有了夹缝中顽强生存的“草根经济”,在无资金、无技术、无产品、无市场,“两头在外”的背景下,跑出了无锡制造业发展的一片天。
无锡,由此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与兄弟城市共同开创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人物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
“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一代无锡人凭借着“敢闯敢拼的担当精神、善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领跑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为内涵的“四千四万”精神闯出了一条乡镇企业的发展之路。这种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红豆人艰苦创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