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0版:印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高点站位精心谋发展绘蓝图 对标对表全力促转型惠民生

——市发展改革委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答卷”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2021年是被赋予更多新意和挑战的一年,双循环格局下产业环境的重构、新发展课题下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对地方经济发展如何布局,怎样应对挑战、勇立潮头,无不透视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观。

  “十三五”砥砺前行、“十四五”接力“起舞”,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锡市发展改革委聚力谋划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聚焦产业强市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标准统筹实施,奋力书写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抢抓重大战略落点、高质量绘就发展蓝图

  “您对无锡‘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建议是什么?”对于稳居GDP万亿行列、产业强市持续注入新动能的无锡来说,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高水平规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民声”纳入“民生”,市发展改革委坚持开门编规划,开展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文明、人民生活等7个方面22个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公开征集调查问卷695份和专题建议69条,多次听取市各部门、社会各界专业学者、企业家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编制《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形成30个重点专项规划和81个一般专项规划体系,为推动“十四五”期间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2020年11月,第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三市共同发布《苏锡常共建太湖湾科创带倡议书》,标志着太湖湾科创带这个无锡“十四五”“头号工程”,上升为苏锡常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力作。围绕争创国家级新区和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市发展改革委全面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启动《无锡太湖湾科技生态新区总体战略规划研究》,优化发展路径和总体布局。“拥湖生态标杆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新兴产业策源地、科教智力集聚地、创业创新首选地”的轮廓已清晰可见。

  守护绿水青山自然家底、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继202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零碳城市”的工作目标后,为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无锡市“十四五”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等前期课题研究,积极推进编制无锡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总体方案,大力推进脱碳产业技术、零碳能源消费、固碳资源供给、控碳服务支撑等体系建设,打好零碳科技产业园、零碳基金、碳中和示范区、创新零碳谷“四张牌”。5月19日,一场碳中和碳达峰无锡成果发布会,清晰呈现出零碳发展的“无锡样本”:19个项目签约,总额约193.4亿元,涵盖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光伏发电应用、新能源电池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院—区—园—中心—基金”的总体发展架构跃然纸上。

  聚力区域合作开放,引领城市能级再上台阶

  今年5月,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召开,将外界的目光汇聚在了无锡。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战略使命,围绕我市确立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绿色生态标杆区、综合交通枢纽区”的定位,精心绘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笔画”。产业联动、科技联创、设施联通,合作发展成果丰硕:打造“沪锡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借力上海、服务无锡的“飞地平台”,昔日的“小上海”正在努力成为“大上海”的重要支点;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大格局里令人瞩目的一个“大事件”。两年不到的时间,苏锡常两度会盟,透露出一系列合作发展的新信息;向南,往杭州,无锡(杭州)数字经济交流合作洽谈会召开,在更大的长三角范围内寻找“城市合伙人”;往北,与南通签署跨江融合发展协议,以互联互通谋求“合作双赢”。一体化带来的民生利好也不断显现:跨区域医联体、太湖文化艺术季、养老合作……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逐渐成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

  引入企业166家、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园区及入园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29.5亿美元,柬埔寨西港特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共赢的标杆示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加快着无锡开放的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机遇,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对外投资项目457个,中方协议投资74.4亿美元,其中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6.8亿美元,占对外总投资比重的22.3%。贸易往来日益活跃,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的比重较“十二五”期末提高2.2个百分点,建设发展实现共赢。

  在6月8日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市发展改革委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从“脱贫摘帽”到“巩固脱贫”,从“对口帮扶”到“深度合作”,“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援建项目672个,带动结对地区近18万贫困人口受益,延安市、海东市、阿合奇县、云阳县相继退出贫困序列。无锡延安教育合作经验全面推广,无锡海东消费扶贫入选全国消费扶贫十大典型案例。对口帮扶延安市工作组、对口帮扶海东市工作组分别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变“输血”为“造血”的对口支援“无锡模式”,得到结对地区各级扶贫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肯定。

  力促新旧动能转换,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无锡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连续三年获省政府办公厅“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投资完成等情况较好的地方”通报激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无锡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稳投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投资活力,强化了政府投资要素保障。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三年计划-年度计划”梯次推进机制。2021年,共安排市级政府投资项目215个,总投资28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8亿元。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扩建、无锡地铁5号线、锡宜轨道S2线、儿童医院、无锡学院扩建等一批助推城市功能完善、能级提升的重大项目,凸显了政府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

  闻泰科技来了!中航重机航空部件来了!今年2月,23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723.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78.4亿元,项目数量增长28.6%,计划总投资增长47.7%。持之以恒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激励掀起项目招引新热潮,一批批重点项目在无锡先后落地。“十三五”时期,是无锡史上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时期,新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95个,平均投资规模40亿元,其中超100亿元项目20个。即使在疫情侵袭的2020年,通过构建全方位对接、全流程帮办、全周期保障的重大项目服务体系,确保了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市滚动实施市级重大产业项目308个,完成投资1166.8亿元,投资目标完成率116.7%,超额完成年度1000亿元投资目标。

  随着新项目滚滚而来的新动能,催生了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开花结果”。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4.9%和48.3%,较2015年显著提高。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全市25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7026亿元,税收119亿元,入驻企业3.95万家,吸纳就业36万余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7年51.6%提升至2020年的52.5%,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兑付专项资金超1亿元,企业梯队做优做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042家增至2020年的1431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擦亮“无难事、悉心办”品牌

  2019年 4月,1.0版;2019年10月,2.0版;2020年4月,3.0版;2021年3月,4.0版!良好的产业生态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支撑,需要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迭代更新。市发展改革委连续三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连续两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无锡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表现优异,其中开办企业、获得用水用气、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等4个指标领域位列全国标杆城市。

  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对标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寻求突破,聚焦系统集成整体提升、注重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基本形成齐抓共促、合力攻坚的良好推进格局。同时,创新推动营商环境评估整改,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市各领域营商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对号入座、挂账管理、逐项整改”。为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牵头出台了《无锡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实施办法》,明确无锡重大涉企政策必须有企业家参与制定,强化政府与企业家常态化沟通,擦亮“无难事、悉心办”的金字招牌。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签订承诺书后,审批部门即可先行发证;行政处罚被扣信用积分,影响企业工程项目招投标,可以通过做志愿者“复活”……

  作为在省内率先颁布公共信用信息条例,最早开展信用立法实践的城市,近年来,无锡在诚信制度建设、政务服务应用信用报告的领域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领域数等多项指标方面均排名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其中,城市政务服务大厅已实行信用承诺的事项占法定可承诺事项总量比为100%,高于地级市平均水平60.35%。推进相关领域试点公共信用评价与行业信用评价的融合应用,2020年以来,信用信息查询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共享信用数据100多万条,政策优惠、资金扶持、财政补助、项目申报等54个行政领域和17家商业银行累计实施信用查询191589家次。2021年,无锡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信用状况排名中始终位列前三。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多维度提升百姓获得感

  增进民生福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2018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已牵头累计完成30件14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春节期间,全市连续7天启动春节市级储备猪肉投放,在天惠超市、大统华等 54个销售点投放200吨储备猪肉,受到“马大嫂”一致好评。市发展改革委落实价格调控目标任务,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连续多年保持省内较低水平。全市平价商店年均销售平价农产品1亿公斤,年均惠民金额约2亿元,真正让群众买得起菜、吃得起肉,拎得动菜篮子。

  一份全省率先出台的《无锡市民办学校定价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民办学校定价管理,促进教育公平;一套经过修订完善的《无锡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广大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做优公共服务,2017年,无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满意度全省第一,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无锡在137个测评城市中获得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第一名。

  坚持问题导向、兜牢民生底线,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发力,用情用心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智能时代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生活场景中的不便,研究出台《无锡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细化提出55条工作举措,助力老年人会用、想用、用好智能技术,畅享智慧生活。深入排查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和居住等领域的突出民生问题,形成《无锡市级突出民生问题排查清单》,紧盯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逐条落实责任部门,明确解决时限,全力推进落实,交出了过硬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