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5版:印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人文山水宜居地 活力山北创新城

  近年来,山北街道自觉对标“美丽无锡”建设要求,用足“绣花”精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外增“颜值”,内添“气质”,“内外兼修”提升宜居环境,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环境。一幅天蓝地绿、宜居宜业的“美丽山北”新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生态环境

  道不尽的惠山北坡之美

  无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典型江南水乡城市,对于市民游客而言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惠山了,除了惠山古镇、寄畅园,惠山北坡之美也在一点点被更多人了解。

  一幅现今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所绘的《碧山吟社图》中,“十老”结伴悠游山林,吟诗作画,惠山北坡的美景被一一绘出。如今,这片美景的绘图人便是山北人了。

  据介绍,山北街道正着力打造“生态休闲示范区”,依托无锡最大的城市“绿肺”——惠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惠钱路以南至惠山北坡约2平方公里范围内,包括摇车湾、白云洞、摩崖石、石门文化等70多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惠山北坡显山透绿工程,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住在惠泉花园已经10多年了,过个马路就能到森林公园,一直期盼着公园的范围能更大些,环境能更美些。”家住惠泉花园的徐阿姨的愿望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十三五”期间,惠山北坡陆续筑起了防护罩:建设防灭火蓄水池55座,蓄水量760吨;建设砖混防火检查站2座、简易彩钢瓦防火检查站2座;建设红光护林哨往邵宝墓方向消防通道500米。由龙山梢至邵宝墓横向通道也将在2年内贯通,防火装备配置、林业站办公用房、林火监测平台一应俱全。下阶段,街道坚持惠山森林公园一体化保护,以惠山北坡显山透绿工程为抓手,以生态科普和人文底蕴为内涵,将规划设计一批吸引老百姓亲近自然、休闲散步、科普教育、生态体验的特色项目和特色景观。同时加强对邵宝墓、石门名家题字等历史人文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加大对惠山北坡特色树种的保护,加强山林建设、上山道路维护、森林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惠山北坡生态质量。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这是苏轼的《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所写下的美景,山北人也一直在为治理出“二泉”品质的水环境而努力。

  精准对标美丽梁溪建设总要求,山北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富民强街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去年,位于山北街道二泉社区的九曲基成为梁溪区第一条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的河道。这也是无锡实施“河长制”多年以来,中心城区首次有河道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九曲基南起沿山河,北至大运河、双河的交汇处,全长1150米。河两岸自1984年起陆续建起盛岸二村、惠峰新村、二泉花园、二泉东园、蓉湖山水等小区,2万居民枕河而居。经过全面的“外科手术”,入河污水全部接管,清理河底垃圾,修复河床,加固挡墙,水质节节提升。如今,河边400平方米生态池与河中的曝气装置、喷泉一体化净水装置一起对水体进行自活水循环净化,深度去除水体的COD、总磷、氨氮等污染物,河道内还种植了苦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一条亲水步道也在滋养着河畔居民的生活。

  据了解,围绕建设“美丽河湖”目标要求,山北街道持续打好河道水质达标攻坚战。今年,山北街道对园区10条道路的雨污水管网进行排查整改,进一步增强污水消纳能力。对河道“两违”“三乱”等问题,出动巡河人员巡查540余次,进行无人机航拍22次,完成拆除违建7处500平方米,清理多处家禽养殖棚、蔬菜种植等350平方米,清除两岸垃圾50处约30吨。通过调水引流,确保水体正常流动,不断改善河道水质。

  民生福祉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刷卡或刷脸就可以进入,停车不充电还是免费的,车子放在库里不上锁也放心。”惠龙新村居民李女士将电动自行车停进自家“专属车位”后,对街道改造的“智慧车库”连连点赞。为从源头上彻底解决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问题,满足居民群众日常出行的合理需求,自今年5月份起,山北街道将龙西社区惠龙新村F区的2个集中式、23个背包式非机动车车库改造纳入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进行整体智能化改造。

  聚焦初心惠民生,使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山北街道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依托,积极践行“为民”核心理念,突出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的主线,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引导邀约协商,搭建缓解社区问题的平台。引导居民“碰到事情要商量,有事大家想办法解决”的“参与式协商”社区自治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居民。

  常态疫情防控,打造新时代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网格防控“安全网”,重点外来人员全面排查到位,居家隔离措施全部落实到位,进一步落细落实防控措施。山北街道被评为2020年度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三级五步”打造养老综合体,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街道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整合养老资源,打造集园林式护理院、智慧化日间照料、人本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养老体系,为老人提供持续性、针对性的照料服务,满足老人养老需求。在新建成的东方娃养老项目内,除了标间住宿、24小时生活照料、健康检查,还有文娱活动场所。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具备全托、日托、助餐、上门服务等功能的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机构)。

  “小环引大环”,党建助残联盟社会化。建立科虹残疾人融合式就业基地和爸爸糖餐饮创业实训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脱贫致富。与海力士幸福基金会联合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合作为残疾人量身定制艺术康复品牌——“绘心”……运用多种渠道实现残疾人创业,加快社会融入。明年还将挖掘更多销售渠道,帮助残疾人创收,从而提高残疾学员的参与度,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更新

  破解城市“成长的烦恼”

  山北街道的石门路曾经是商旅往返、船乘不绝、繁华富庶的商贸聚集地。近年来,随着梁溪区城市面貌焕新蝶变,人居生活配套全面提升,山北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古老的石门路也将迎来全新的改造升级。今年,山北街道拟投入4500万元,围绕地铁“石门路站”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城市景观、沿街商铺及建筑外立面统一提升改造和市政设施优化改造等,石门路沿线街区提升改造,全面优化石门片区街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石门历史文脉,提升街区颜值。

  这些街巷改造、历史风貌再现是山北街道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的路径,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城市的缩影。从大街区到小街坊,从宽马路到窄街道,从快节奏到慢生活……生活模式的转变正催生着城市管理的新格局。近5年来,街道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的提升改造力度,清理卫生死角,拓展城市空间。围绕“拆”“改”“管”展开城市更新及提升改造工作。推进“拆”的进度,去年全年完成9个交地项目,共拆平腾地890亩,完成签约住宅193户、2.74万平方米,签约非住宅19户、8.26万平方米。加大“改”的投入,全年投入4500余万元,用于整治邹巷等7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盛德路等5条道路、建设12个游园和城市绿地等项目,街道今年还将对4个老旧小区27万平方米进行宜居小区改造。增强“管”的力度,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同时,引进金佳物业、无锡地铁物业等国有物业企业进驻老旧新村,加快推进老新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据悉,未来5年,山北街道将新建、改造各类游园30个,对辖区内18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计划新增停车泊位1500个,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