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卫文
近日,48岁的王女士体检,和单位里很多人有高血压所不同的是,王女士的血压仅为85/58毫米汞柱,这可急坏了她。都知道高血压对人体健康有害,那低血压需要积极干预治疗吗?近日,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茂华介绍,其实在我们身边低血压的人也不少,相当部分是生理性低血压,并没有不适,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是病理性低血压,则需要进一步筛查引起血压降低的病因并加以干预。此外,需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多因素导致病理性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水平,通常成年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被称之为低血压。”陈茂华介绍,低血压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主要是指血压满足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是没有任何与低血压相关的临床症状,长期随访观察,除了基础血压偏低外,并没有合并导致血压下降的疾病。生理性低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这种情况多见于体型瘦弱的年轻女性或是有低血压家族史人群,不必进行医学上的干预治疗,体型瘦弱者可以增加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
而病理性低血压是由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常见的有心功能不全、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低血压,同时内分泌疾病、脊髓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等都会引起低血压。这些病的患者往往因为这些合并疾病而同时出现低血压,会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头晕、眼花、疲乏、无力,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状态,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治疗原发病,从而有效提升血压。门诊上很少有专门来看低血压的患者,往往都是体检发现血压偏低前来咨询,或是在诊治相关疾病时发现处于低血压状态。
体位性低血压也要及时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65岁以上的人群会达到25%-50%,在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增加。陈茂华介绍,当患者由卧位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可以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这些人会出现头晕、黑朦、出冷汗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发生跌倒,导致意外。
这类患者最好加强血压的监测,可以前往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者加强家庭血压的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的规律,从而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方案。一方面避免降压药的峰浓度出现在低血压时段,另一方面,降压药物也要选择长效缓释剂型,这样血药浓度稳定,血压更平稳性。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有效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站立时动作要缓慢,站立前先做轻微的四肢活动;睡醒后不要突然起床,可先在床边坐1-3分钟,逐渐过渡到站立位,这样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从而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不规范使用药物当心引起低血压
一些冠心病患者不规范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也会诱发低血压,导致不良后果。曾经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外出过程中突然感觉胸闷、胸痛,于是随即舌下含服了一粒硝酸甘油,5分钟后因症状没有缓解,再含服一粒,后因出现意识淡漠、反应迟钝,瘫坐在路边。路人拨打“120”电话,待急救车赶来时,发现患者已处于低血压休克状态。
陈茂华介绍,类似的病例并不罕见,很多冠心病患者会自行配备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很多微信公众号上也有类似推荐,其实这是有很大隐患的,这类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她提醒市民,在不确定自己血压状况的情况下,要谨慎使用硝酸甘油、消心痛等药物,在没有条件第一时间测量血压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作为替代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