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张春梅教授:“做学术研究很枯燥吧?”她说不是。诚如席勒所说“有愿望才会幸福”,她的愿望就是以学术入人生,去认识重峦叠嶂的世界。在年复一年的研究和探索中,她积累了大量学术成果,但她更看重探索的过程,她真正享受的,是过程中发现和寻找的快乐,是探讨和分享的喜悦。
康德提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艺术活动不能让功利性因素牵着鼻子走,张春梅在谈到自己做文学研究时说:“学术研究其实就像探秘,充满着乐趣。”
张春梅主要从事的,是当代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交流关系和网络文艺研究。《中国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叙事》《新疆当代多民族作家访谈录》《纸与网:流动的文学》《地理之镜中的文学书写》……一部部沉甸甸的专著,60多篇重要刊物的论文,8个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多项省级科研荣誉等,都是她这些年在探秘中寻到的宝。
张春梅来无锡时间不长,在江南大学工作仅五六年光景。之前,她一直在新疆大学任教,并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为了能真正深入新疆文学现场,她历时三年,研究每一位新疆知名作家,并逐一开展访谈,汇成了《新疆当代多民族作家访谈录》一书。这本20万字的访谈录是对新疆多民族作家的直接、系统的研究,是不可复制的文学研究史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她的论文《身体的辩证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身体叙事”》,视角独特,形式新颖,观点鲜明泼辣。著名文化学者、小说家孟驰北看后,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立即联系张春梅做了专访,并以“让全新疆人认识张春梅”为题刊登在《新疆经济报》上。在后来的岁月里,文脉相通的两人成为忘年之友。
谈到当下研究及未来方向,张春梅说,“网络文艺”(涵盖网络文学及其他网络艺术类型和现象)和“江南书写”都是她重点关注的课题。
如今,网络文艺已成为主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但她要做的并非为网络文艺作品做价值判定,而是将网络文艺领域的文本及相关现象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另辟蹊径地进行“症候式”阅读。
张春梅说,时代变了、媒介变了、思想变了,那么研究文艺的理念和手段也要跟着动起来,最好能跑得再快些。
张春梅在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了“网络文艺研究中心”,带领20多位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网络文艺研究讨论。这是一个自由自主自发的研讨交流场所,对有才学肯钻研的学生敞开大门,不问专业。学术交流是平等、开放的,这是张春梅做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则。
张春梅说:“交流就是交锋的过程。”她很喜欢和学生们做交流探讨,很珍惜和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时刻。她要求自己每次上课或交流,必须要拿出新东西,“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有力的激励”。她喜欢分享新观点、新角度、新想法,开讲的那一刻是她“人生另外一种展现”。
她要开展研究的,还有对江南的书写。无锡文脉是江南文脉的一部分,发掘无锡文学之脉也是“书写美丽无锡”的重要内容。立足无锡书写江南,探寻中华文化视野下的江南文脉,发展江南文脉的自身品格及海外影响力,是大有可为的研究方向。接下来,她打算着手自己的无锡文艺名家访谈工作,一个人开展如此宏观的访问研究,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张春梅觉得“有意义的事,再难也要去做”。
“我要做的事,就是从文字的缝隙里看见真实的一面,发现隐秘的历史。”这么多年,张春梅沉浸在文艺研究的“探秘游戏”中,正如村上春树沉浸在多年的写作和长跑中——苦是苦的,但是喜欢。(吕涛)
人物简介
张春梅,江南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天山文艺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青年佳作奖等。现出版专著《中国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叙事》《新疆当代多民族作家访谈录》《纸与网:流动的文学》《地理之镜中的文学书写》,编著《新疆当代文学史》《新疆改革开放文学三十年》等。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