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区域新闻

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全市各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挖掘弘扬家风家训、倡导移风易俗等,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百姓向善、向美、向好,一幕幕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助力农业产业强、农民精神富、农村风光美注入了强大动力。

  江阴

  家风家训涵养文明之风

  本报讯 “申浦是我家,清和来传家,一脉家风,一缕书香,一曲家歌唱不尽……”最近,在江阴申港街道申浦村,家风在歌声中得到了传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风。从江阴市文明办获悉,近年来,该市广泛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书香家庭等各类创建活动以及“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通过家庭“认星”、村小组“推星”、村(社区)“定星”、镇(街道)党(工)委“审星”、挂牌“亮星”,家庭创评率达100%,挂星率达90%以上。

  夯实家风家训阵地建设,江阴市文明办和妇联因地制宜打造了华西新市村等6个家风家训教育(示范)基地,并通过举办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学习强国”进家庭、“她说·红色记忆”、“红色家风我传承”等线上线下活动260余场,家风宣传活动覆盖了该市50000余户家庭。目前,该市已有全国最美家庭2户,全国五好家庭2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户,江苏省最美家庭8户,32户家庭获评无锡市最美家庭,8户家庭获评无锡市五好家庭。

  (唐芸芸)

  宜兴

  移风易俗展现新气象

  本报讯 如今,在官林镇南庄村, 村民办丧事不但会收到红白理事会成员提供的专业服务,还将互相监督,共同践行丧事简办。

  南庄村这一小小举措只是宜兴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宜兴在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天价彩礼、豪华丧葬、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一定程度存在。去年,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宜兴开展公筷公勺推广行动、喜事新办倡导行动等六大行动,并编写了脍炙人口的“宜八条”,通过定标准、定管理条例等刚柔并济的方法,逐渐引导市民从知晓到自治。截至目前,宜兴已培育17个移风易俗示范村。

  从潜移默化的引导,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移风易俗改变的不仅仅是农民的精神风貌,更是精神文明的富足、文明乡风的形成。在芳桥街道屺山村,每户村民家中都有一份“文明积分”档案。“文明积分”满分为100分,评分指标细分为保护集体资产、不焚烧秸秆等20项内容。凭借积分,村民可兑换相应奖励,村里逐渐形成了挣分、攒分、比分的良好氛围。(蒋梦蝶)

  滨湖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

  本报讯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是开展村民自治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滨湖区胡埭镇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重塑乡村道德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发展“加速度”。

  走进胡埭镇鸿翔村,近20条主干道的显眼位置都竖着一块写有“鸿翔村村规民约”的标语牌:“爱国守法,一心向党;与人为善,明礼诚信……”内容琅琅上口,涵盖了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人、人人争做文明事”的浓厚氛围。据了解,鸿翔村村规民约结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锡市民文明手册》等,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制定并实施。

  一纸公约“约出”乡村文明新风尚。在鸿翔村,村民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等行为大大减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并涌现出了拾金不昧的蒋秀荣、始终如一照顾失能弟弟的王华芳、每年捐助困难学生的党员孙锡峰等一批先进个人和家庭,成为大伙传颂效仿的楷模。像鸿翔村一样,在胡埭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以德立村、文化兴村、善行美村、依法治村已成为各村的发展共识,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的动力。(周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