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暑托班不能只是一阵风 应该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 田 园

  7月6日的《无锡日报》刊登一则新闻,我市172个小学生公益暑托班于7月5日正式开班。该项服务是市教育局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的创新举措,解决了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

  寒、暑假期小学生“看护难”是长期困扰群众特别是双职工家庭的伤脑筋问题,把解决这样的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体现了市教育部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民所想、应民所需的积极态度,其公益性质更显出有关部门办实事的温度。这样的创新举措越多越能反映政府部门听民声、顺民意的情怀,越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真可谓多多益善。

  为了把实事办好,教育部门整合了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得到了许多教师和志愿者的积极响应,社会反响也很好。这样的实事不应该像一阵风一样吹过就歇,而应该使之落地生根,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可以尝试统一办班的场地,依托现有的学校网点,充分发挥教育设施设备配套齐全的优势,把班办在就近的学校,有利于学生的生活保障和人身安全。可以规范课程设置和活动内容,依托学校的师资力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可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稳定办班所需的老师和志愿者队伍,确保办班质量。

  虽然暑托班落地生根还需要相关部门作出更大努力,付出更多心血,但是,像这类受到社会广泛支持和欢迎的创新举措,使之走深、走远、走出成效,是群众热忱期待的,也应该是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一个方向。

  (作者系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