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铭涛
编者按: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也为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明了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本报今起推出专版,刊发我市专家学者、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体会文章,敬请关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昭示,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这一重大创新理论的提出,来源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文化基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来源于坚实的理论基础
传承中孕育新思想。纵观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形成了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随着伟大复兴的坚实推进,这一伟大思想完成理论积累和实践检验后,即将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实践中产生新思想。这一伟大思想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理论上形成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展现出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复兴中需要新思想。这一伟大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同时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点亮了伟大复兴的“思想灯塔”,成为新时代具有开创意义的开篇巨作,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最具创新特色、最具时代价值、最具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来源于坚实的实践基础
归功于领导核心。十八大以来,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百年党史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这样一个大党,必须要有一个民心所向的核心。一百年来,党和人民的事业造就和选择了一代又一代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十八大以来,正是在坚强核心的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坚韧拼搏,我们才得以解决很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很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坚强核心的领导下,今后我们即便遇到更多风险挑战乃至于超乎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依然有信心推动中国巨轮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归因于历史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决的政治勇气和超凡的战略定力,准确把握冗杂局势,科学研判,果断决策,统领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越迷雾、破浪前行。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党的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均获得丰硕成果,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神州大地正在发生空前宏大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归结于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进入了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壮举,迈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来源于坚实的文化基础
自信源自曾经辉煌。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滔天洪水,留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制作青铜器,创造了流传至今的汉字;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仰望星空,轴心时代留下中国人诸子百家的印记;两千年前,我们和古罗马人一样征战四方,“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呐喊声犹在耳畔;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清明上河图》成为最生动的写照;五百年前,我们和葡萄牙西班牙人一样扬帆大海,与大明的宝船相比,哥伦布驾驶的只是一叶扁舟。从未曾中断的历史走来,复原曾经的兴盛,必然成为全民族共同的追求。
自励源自百年苦难。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经历了世所罕见的灾难,领土被瓜分豆剖、蚕食鲸吞,无尽的财富被掠夺,广大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致使爱国志士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愤呐喊。“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灭亡。”苦难,成为中国人的磨刀石。
自强源自伟大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基于理论、实践、文化的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一个必然得出的结论。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一百年的艰辛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几代中国人的奋力拼搏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必将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