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晚,《关于在全市公路等领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查验工作的通告》向社会公布后,我市公安、交警、卫健、交通、住建、街道等部门第一时间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连夜奔赴设置在无锡市域范围内的4处省界查验点、33处高速公路、国省道离宁车辆查验点,展开车辆查验工作,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突击队”三班轮流值守
27日晚18时起,新吴区迅速集结各部门组成244人的“突击队”,奔赴5个高速出入口24小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7个防疫卡口查验点一夜建成。28日中午11点,记者在苏南硕放机场高速入口处,见到已忙得满头大汗的新吴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梅村中队中队长钱建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钱建伟说。
据了解,新吴卡口防疫“突击队”人员共有244人,分成三个班,每天24小时轮班不间断在7个卡口值守,全力防止疫情输入。
作为无锡“西大门”的重要通道,记者在滨湖S48沪宜高速陆区收费站采访看到,该收费站三个出口方向均设置为查验通道,每个通道均有交警、交通、卫生等查控人员值守。此外,出口还设置了三个临时留观点,用于临时安置体温偏高人员。
一天搭建68个临时板房
新吴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监督二科科长刘前忙碌了一个晚上,早饭匆匆吃了一只包子,又投入工作中,声音有点嘶哑的他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他告诉记者,27日夜间,接到任务后,他和同事们冒着大雨分赴新吴区5个高速出口和2个国省道口,搭建临时防疫点,连夜施工,共设置了18个临时集装箱板房,并一一通上电,安装空调。
据悉,27日下午4点,市住建部门统筹协调各区成立交通查验点建设协调组,组织无锡二建、江苏冠杰、江苏天亿等7家建筑企业共500人,耗时24个小时,完成全市17个疫情防控交通查验点(其中高速卡口13个、国道卡口4个)68个集装箱板房建设。目前,所有查验点集装箱板房水电安装工作已完成,空调安装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
结束值守后又“秒上岗”
结束一夜的值守,早上7点,宜兴市湖氵父 派出所民警武健驱车近半小时,赶到了G104国道宜兴收费站,继续进行长达8小时的卡口查验工作。“昨晚风雨很大,值守期间还处理了多起群众撤离、抢险任务。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必须闻令而动,为百姓的生命健康负责。”整理好防护服,戴上口罩,武健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
“秒上岗。”宜兴洑东公安检查站现场负责人蒋兴国介绍。接到通知后,洑东公安检查站充分调动站内现有的工作人员,明确任务分工后,在当晚6点便上岗查验。
穿着雨衣守了一整晚
7月28日早上8点不到,惠山区长安交管所工作人员徐宏赶到京沪高速公路无锡北出口,开始了他熟悉的卡口防疫工作。今年50岁的他,去年就参加过3个月时间的惠山大道、堰玉路等路口的防疫值守。
记者在现场看到,4间简易值班房已经搭建完成,正在进行内部简装,于当晚起投用。“无锡北卡口是惠山区车流量最大的高速出入口,每天有8000辆次车辆出高速,而从南京来的车辆,当天达240多辆。27日晚上风大雨急,临时用房还没启用,大家都穿着雨衣守了一夜,到早上8点才换防。”
面对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的值守任务,江阴城中派出所巡防中队长陈铁军同样积极乐观,他说:“疫情就是命令,站岗执勤就是公安人的使命。”陈铁军告诉记者,早上来交班的时候,他看到值夜班的同事虽然穿着雨披,但经不住一整晚的大雨,里面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为了城市的安全,这么多人都在坚守,我自然也不能落后。”
在锡山区厚桥境内的通锡高速S19安镇卡口,满脸胡茬、眼窝深陷的厚桥街道副主任程宇龙一夜无眠。“我们刚开始设卡的时候,雨大得睁不开眼,虽然身穿雨衣,但最后衣服都湿透了。”记者查询了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当天厚桥的降雨量达到了100.8mm。因为没来得及搭建雨棚,医务人员只好在大巴车上工作,等到车辆进场时前去测温扫码,来回几次,鞋子成了“水鞋”,短短半天时间,医务人员马燕琳的双手因为穿戴手套沾染滑石粉而变得苍白。
群众支持就是最大动力
在宜兴洑东公安检查站,青年突击队队员“00后”王佳其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刚入职半年。“麻烦边上停车。”昨日,看到来自重点区域得车辆,王佳其挥手示意。待司机摇下车窗,王佳其详细查看了苏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并做好登记,确认没问题后才放行。“热,背上已经出汗了。”王佳其笑着告诉记者,“但群众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说到这,蒋兴国拿出手机给记者翻出了一张照片。“看,27日晚上11点多,在S342苏皖省界太华检查点,路过的司机不仅给我们举手点赞,还送来了矿泉水和方便面。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