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财经周刊

支农支小,农商银行须找准定位

  最近,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多家支行相继接到客户赠送的锦旗或感谢信,感谢这家本土“农”字号银行在对待“三农”和小微客户业务中,不以利小而不为,主动为他们解决融资难题,可谓“雪中送炭”。而在无锡农商银行看来,支农支小,就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自身开拓市场的一大法宝。

  毋庸讳言,农商银行根植“三农”,服务“三农”,回报“三农”,支农支小是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丢掉了“三农”、失去了小微,农商银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竞争力。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在无锡农商银行稳健发展的成绩单上,截至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总贷款、总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7.38%、10.25%和11.20%。而在其中,无锡农商银行的八成营销对象,就是面广量大的“三农”和小微。

  按照央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去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中的相关要求,服务“三农”、支持小微,既是农商银行的定位,也是己任。我市“农”字号金融机构较多,其他诸如江阴农商银行、宜兴农商银行等姓“农”的银行由于支农支小得力,同样业绩辉煌。但是,纵观全市,有的“农”字号银行经营效益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忽视“三农”与小微所致。因此,农商银行只有不忘初心、回归本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

  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客小而不尊。 建立以信贷服务为主、覆盖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全流程的评价指标,这是农商银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着力点。这就需要农商银行在创新中坚守不变,摒弃对支农支小的偏见和畏惧。当下,金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三农”与小微已然成为金融行业争夺的目标。有鉴于此,农商银行很有必要搭建“银企”连心桥,下沉服务重心,通过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客户营销体系,找准支农支小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的症结与堵点,在推进银企合作、产融对接、信用增信、订单融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为“三农”与小微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此外,农商银行还必须增强普惠金融与支农支小嵌入度,积极开办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超市”,为“三农”与小微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投融资咨询等全方位、多功能、“一条龙”服务,并不断探索经营权抵押、生产资料动产质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等贷款模式,全面优化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制度、流程、技术、模式,构建支农支小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支农支小质效。在这方面,宜兴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地创新支农支小模式,实现支农支小增户扩面目标,分门别类打造专享系列产品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其他农商银行学习与借鉴。(刘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