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捕蝉趣事

  □吴仁山

  进入盛夏,我家小区茂密的树林中,又响起一阵阵“知了知了”的蝉鸣声。每当此时,往往有小区的小孩循声而来,寻觅蝉的身影;更有调皮的孩子急吼吼地爬到树上去捕蝉,结果非但没有捉到蝉,自己反而从树上跌落下来,引得其他孩子哄堂大笑。

  目睹此情形,我便忆起自己小时候捕蝉的有趣往事。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老家无锡县东亭公社的农田一望无边,树木郁郁葱葱。每到夏天,村庄和田野便响彻一片蝉鸣。这个时节也成为许多农家孩子的欢乐时光,因为几乎所有的农家娃都将捕蝉看作是暑假期间最开心的游戏之一。

  那时,农村中许多大人的劳动方式是集体大生产,倘若上午出工累了,中午回家吃完饭都想歇个晌,却常常被蝉鸣搅扰得很难入眠。因此,捕蝉就成了孩子们被父母默许甚至鼓励的娱乐项目。我常想,蝉静静地趴在树上多好,饿了喝树汁,渴了饮甘露,省着惹人烦躁。后来,我上学听了老师的讲解,才知道蝉鸣的原因:雌蝉不会鸣叫,雄蝉则每天唱个不停,主要是为了引诱雌蝉去交配。难怪我们捕蝉时,经常会捉到从不鸣叫的,原来这些就是被称为“哑巴蝉”的雌蝉。

  除了蝉噪之外,蝉还有一点不受人待见的地方,那就是随处大小便。如果有人从树下走过,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淋到它们排泄的“喜雨”。远远看去像一层迷离的薄雾,从树上洋洋洒洒地飘下来,弄得人们脸上湿漉漉的很不舒服。老师讲解说,那是蝉们在进行繁殖。蝉就是这样将后代播撒进树下的泥土里,让它们在那里孕育生长,等待来年破土而出。这是蝉的习性使然,人们其实不必怪罪。

  捕蝉除必须精心制作一套相应的工具外,还少不了动脑抖机灵。我捕蝉用的专门工具是家中的一根细长竹竿,想要捕蝉时,就从家中抓一把麦子,放进嘴里使劲嚼,嚼成面糊糊,再把面糊糊盘绕在竹竿头上,这样粘蝉工具就做成了。到了树下,我仔细地“闻声辨鸣蝉”,看准正洋洋得意的蝉儿,悄悄把长竹竿擎起,将竹竿头慢慢靠近鸣蝉,待蝉发觉想飞走时,薄透的翅膀就被面糊糊牢牢粘住,再难逃脱。在两三个小时内,我一般能捉到三四十只蝉儿。虽然有时感觉既热又渴,脖子也很酸痛,但心中非常高兴。父母见了,虽还是说我淘气,目光里却透着亲切。母亲把我捕到的蝉儿剪掉翅膀,用清水洗净,再放进咸菜缸里腌着,等到不出工的大雨天,就炒着给我们几个孩子吃。在那个物质匮乏尤其是肉食奇缺的年代,炒蝉就成为我家夏秋时节的美味佳肴。

  记得有一年,家中没有麦子了,但这也难不住我,我就学着扣蝉。我找来一只白色薄膜袋,又找来一只小铁箍,将薄膜袋扎好口套在铁箍上,并用针线将四周缝紧,把它绑在长竹竿的顶端,形似一个“渔网袋”。听到蝉鸣,我就轻轻擎起长竹竿,将网袋口缓缓靠近蝉儿并一下罩住,蝉儿惊慌之中飞进网袋,成了“瓮中之鳖”。

  当时,由于父母整天忙于大生产,无暇照看我,每次见我出去捕蝉,总要叮嘱我不要靠近河边。因为邻村曾有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在捕蝉时不慎落水溺亡,让不少大人担心自家孩子的安危。每当看到我在傍晚时背了一包蝉儿回家,小脸汗涔涔的样子,父母就放心地笑了。

  如今,东亭地界上已看不到大片的农田,变成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区;马路同样越修越多,绿树也少了很多。因此,那里的人们已经很难听到雄壮浩大的蝉鸣声了。有时虽能听到蝉鸣,但蝉儿形单影只,几成孤鸣。

  我怀念少儿时捉蝉的岁月,期待再听到处处清脆悦耳的蝉鸣!